迎老龄化风口,民办平价养老机构该如何生存?有何出路?

  • 2022-01-19 13:56:53 搜狐网
  • 小关
  • 养老

民办平价养老机构的“困”与“难”

看着门口“房屋出租”的条幅,马亚娟至今仍有些恍惚,自己开办了将近20年的养老院就这样被关停了。整改提升的传言在街上流传已久,这次终于尘埃落定。

嵊州鹿山街道,沿527国道雅良村、雅致村路段,短短800米,分布着6家养老院,在当地被称为“养老一条街”。曾经,这里解决了大量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难题,并因其创新的养老模式和集聚效应,作为案例被写入《养老服务社会化“嵊州模式”研究》一书。

而近年来,“养老一条街”的消防安全及环境卫生等问题日益突出,被列入今年嵊州市第一批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点之一。鹿山街道成立工作小组,从5月10日开始,先后3次召开协调会,一对一进驻各养老机构开展关停整治工作。

6月30日,熟悉的戏曲声不再从街边小院中传出。随着最后一家养老院的关闭,这条有着近20年历史、见证了嵊州民办微型养老机构兴衰的“养老一条街”,正式结束了它的使命。

图片:肖淙文 摄

2021年11月24日,北京日报客户端发布一条题为《随时可能被停电停暖,北京一养老院200余位老人陷困境》的新闻。随后,京报网、新浪财经等多家网络媒体予以转载,引起社会一定关注。

新闻中提到的这家养老院全称为“尚善·九如院”长者康养社区(实际是养老机构),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江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建筑形态为2栋3层楼房,总建筑面积约7200㎡,于2019年4月正式开业,并接收老人入住,至今约有入住老人200余位。

然而,这样一个入住率和去化速度都不错的养老项目,却面临着无法完成养老机构备案、资金链断裂、无法正常提供服务、老人已交预付卡无法退费等困境,让人不免唏嘘。

为何曾经辉煌过,甚至于作为老典型的民营养老机构最后这种收场呢?

民办平价养老机构的问题所在

01

“老机构”有了新问题

20年前,40岁的马亚娟在这条街上开起第一家养老院。做过赤脚医生和小生意的她敏锐地发现,随着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增多,当地留守老人群体越来越庞大,她认定“老人的生意”一定有前景。马亚娟看中了鹿山街道雅良村的一幢三层民房,这里地处城乡接合部,交通便利。经装修整改和报批后,再孝养老院挂牌营业。

老板懂点治病,价格又亲民,营业不到一年房间几乎住满,最多曾同时入住60多名老人。这一诞生于村镇周边的新兴事物,满足了大量农村老人“养老不离家,垂暮不离亲”的需求,一度成为口口相传的理想安居地。更多的入场者开始沿527国道复制这一模式。

这个时候民办养老院迎来春天的同时,当然也为后续发展也埋下了隐患。马亚娟记得,不少人得知新开养老院可以拿到床位补贴,都一拥而上扎进养老业。彼时的审批政策极宽松,“不管是自建房还是租房,只要能提供房屋证明就让你开。”她回忆,有人对行业不了解,没做好建院的充足准备,半年就经营不善闭门歇业。

原本平静的养老市场被搅起浑水,仅仅两年后,粗放、膨胀式发展留下的隐患便开始显现。一些经营者不愿花钱改造硬件设施,老人的生活环境几年未有提升。更多的养老院是“夫妻店”,几十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全凭两人勉强维持。

随着养老行业的规范化,缺少消防审批、卫生经营许可、经营者无相关资质等从前被忽略的问题都成了这些养老院的硬伤,民办养老机构开始由盛转衰。“嵊州发展民办养老走的较早,门槛较低,已经到了必须要整治的时候。”嵊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李晓霞说。

02

对养老了解的不够深入

2018年,从事专业咨询的李剑看到了养老的机会就和几个朋友成立了一家公司——北京尚善九如园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开始投身养老行业。

什么事情都是做起来才知其中的不易。首先是场地的问题:无非是租赁或自己拿地。但大城市拿地不易,更何况是北京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而且我们在实际和政府有关部门接触的时候发现,从经济角度上来说,养老是免税行业、福利行业,它能产生很好的社会价值贡献,但缺少经济价值贡献,很难为地方政府贡献税收。加之老人多,各种潜在隐患就多,所以导致很多地方政府一听说我们是办养老机构,接纳的积极性都不高,有些地方甚至直接表示“不欢迎”。但如果说是做“康养”项目,则效果大不同。因为“康养”就意味着高端、高收费,经济效益高。

虽然做“康养”养老的经济效益更好,但我还是想做一家普通老百姓都住得起的普惠型养老机构。而且我算过一笔经济账,只要入住率足够高,我们是可以实现盈利的。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经过多方面的考量、取舍和经济测算,我们最终选择了小红门乡江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这两栋3层小楼。

随着定价结束,开始动工的8个月后该地块的用地性质发生改变,原本可由小红门乡政府出具的“住所证明”,现在无法取得了。没有“住所证明”章,就意味“尚善·九如院”无法在民政部门备案,而不备案就不能享受国家对于养老机构的各种优惠和补贴政策。

享受不了政策的后果就是“尚善·九如院”的运营成本变得畸高:商业水电比民用水电价格高出一倍,仅房租一项的费用就超过了老人们预缴费用的总和……经营压力一下子变大,养老院的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

3年来,为了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转,我卖了家里的房子、车子也不够填补。而且拿不到备案,股东也无法注资。前一段时间,乡政府的工作组希望我们关停养老院,疏散老人。

03

整改多次隐患难消除

缺少专业护理和存在消防隐患是民办微型养老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当地街道和民政部门曾多次上门调研,试图通过整治提升解决隐患,却发现积重难返。

养老护理看似简单实则专业性极强,小到为老人换尿不湿的手法,大到慢性病的监测,任何一步的缺失都可能对本就脆弱的老人造成二次伤害。按国际通行标准,护理员与机构入住老人比例为1比3,而此次关停的6家养老院,人数最多的有老人26人,最少的9人,却没有一家聘有专业养老护理员。

“养老一条街”半夜突然响起急救车警报声并不稀奇。曾有老人深夜突发脑梗,等待120的过程中,当过赤脚医生的马亚娟采取急救措施,从死神手里争取了宝贵时间。但不是每一次都这么幸运,大多数经营者不懂医护,更多老人在深夜中无声离去,有时还会引发老人子女和养老院纠纷,进一步增加经营压力和风险。

嵊州曾针对养老机构负责人、管理人员等开展消防、食品、安全生产、应急抢救等内容的培训,每年培训180多人次,“养老一条街”的经营者都曾参加。更专业养老护理员上岗培训和技能培训,平均每年培训人员70多人次。

“专业护理人才更倾向流入高端民办和公办养老院。”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陈建义说,目前我省的护理员队伍还存在“四化三低”现象,即服务人员外地化、文化程度初小化、服务工作粗放化、服务内容随意化;社会地位低、收入低,队伍稳定性低。忙不过来的马亚娟雇了两位约70岁的高龄“保姆”,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即使经过培训也很难运用于工作中。

更严重的是消防安全问题。2015年河南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的一把大火,促使全国加大了养老院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的力度。随着消防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养老一条街”基础设施的先天不足暴露无遗。

此次除惠民养老院外,其他5家养老院都只有一部楼梯,未设置独立逃生楼梯和应急逃生通道,更没有简易喷淋设施。这里和当年鲁山的情况相近,收住了大量瘫痪在床的失能老人,一旦发生火情,基本没有逃生可能。

民办平价养老机构的出路

在我国深度老龄化的现状下,国家出台多项行业标准及多方补贴支持,民办平价养老机构未来该如何生存?有何出路?

“从以往工作看,中小型特别是民营养老机构承接了许多失能失智且消费能力有限老年人的照料服务需求,为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由于自身规模不高、吸收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原因,这些机构持续面临较大的运营压力。”长期关注这一领域,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张丽华希望,上述现象能够引起大家关注。

01

“公建民营”模式可以参考

虽然老龄化社会开启了养老服务大市场,但民营平价养老机构的运营并不容易。被关停的“养老一条街”是当下一大批民营平价养老机构发展的缩影。受制于低端需求购买力的平价养老服务还能持续下去吗?

钱爱国在关停通知下发前,心里就有了盘算,她看准了“公建民营”模式。这种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以解决农村敬老院床位空置率高的问题。而其中最吸引她的,是公办敬老院已有较完善的硬件设施,她不必为建设资金发愁。嵊州正计划通过此方式将养老资源向乡镇敬老院引流。

钱爱国已带着17位老人入驻嵊州金庭镇敬老院。这座由旧校舍改建的敬老院,此前112张床位只入住了15位五保户老人,她获得了90张床位的经营权。在这里,从设施配备到人员管理,一切都更加专业化。一楼走廊的“温馨提示”十分显眼:“为防止开水烫伤,一律由护工替老人统一打水。”钱爱国的桌上仍备着电饭煲,但不安和焦虑的情绪已少了很多。

据了解,不少县市也在探索“降规格不降标准”的养老模式。桐庐提出了“机构居家化”的理念,针对偏远自然村,鼓励和引导村民利用闲置的医院、学校、农民自有住宅等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兴办微型养老机构,并承接居家照料中心职能,将服务延伸至老人家里。如今,已有7家微型养老机构设立运营,新增养老床位300张。

02

摸清养老实质,满足行业标准

首先,养老行业看似简单,其实门槛很高,水也很深,涉及的专业知识、资质审批很多,万不可掉以轻心。近年来,中国养老机构因“房屋租赁”产生的纠纷不计其数,无论是早期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还是如今的“养老机构登记备案”,背后都涉及产权、建筑、消防、餐饮、医疗等专业资质和手续报批,需要格外重视。

其次,应该把养老产业作为政府业绩的一个指标。因为养老产业很难为地方经济作出贡献,如果想要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就一定需要一个新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让地方政府重视养老产业,支持国家的养老政策落地。

第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养老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的力度,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这也是做养老以后才体会到的。现在,养老管理的专业人才特别缺乏。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养老护理人员,还需要懂医疗、照护、物业管理方面的综合性人才。希望未来国家能多建立一些培训这类专业人才的机构。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养老产业的政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这些政策尽快落地,让有志于此的企业能够真正享受到这些政策。这样才能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让我们的养老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本文地址://www.styjt.com/hangye/yanglao/2022-01-19/56758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