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不是病媛

  • 2021-09-30 14:00:07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今天,有一个新词刷屏了网络:病媛。

有媒体报道称,继「佛媛」之后,网上还出现了一批「病媛」,指那些在社交平台上,放出自己患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乳腺癌、抑郁症等的经历和照片的女性博主,她们有着「精致的住院照,生病不忘化妆」,有时还会带货,比如疤痕修复贴、保健品等。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当网友们讨论「这也太作秀了」「为了流量不择手段」时,事件却出现了变化。

文章中部分被曝光照片的博主发声回应:自己确实是生病了,化妆、拍照、分享经历,并没有错。

「我躺在手术台上七八个小时,那是在玩吗??」

「我本来就是一位喜欢记录的小博主,我做手术之前会去搜索很多相似的病例,这样可以让自己很多的去了解这个病情。所以我自己做完手术也是很乐意把自己的事情写出来,去帮助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事情全貌尚未清晰,单个患者的病情是否真实,目前也没有定论。但「病媛」这个词背后所透露出的现象和争议,确实值得我们关注和讨论。

一个生病的人,精致和化妆是错误吗?

「病媛」这个词,为什么让很多人觉得冒犯?

患者分享自己的治病经历,是否会产生新的健康陷阱?

生病,就不能化妆和快乐吗?

「精致的住院照,生病不忘化妆」的指责,背后是对患者的刻板印象。

患病等同于受难。

一个生病的人,理应正遭受着疾病的折磨,理应面黄肌瘦、蓬头垢面,理应抑郁度日,这是多年来我们对于疾病的全部想象。

苏珊 ・ 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认为,「没有比赋予疾病以某种意义更具惩罚性的了,人们内心最深处所恐惧的各种东西,如腐败、腐化、污染、反常、虚弱等,全都与疾病画上了等号……人们对邪恶的感受被影射到疾病上,而疾病则被影射到世界上。」

然而随着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在公共平台分享自己的日常。其中对于病患最重要的意义可能是――一种对「疾病的隐喻」的打破。

当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病患不再受制于床榻之间,而是在病服之下,仍然还在做精细的形象管理,整理自己的患病与治病经历,甚至有妆法痕迹、拍照上传个人平台的时候,「病媛」的概念就被提了出来:

病人,怎么会是这样的呢?

但实际上,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化不化妆、拍不拍照、上不上传社交平台,都是个人自由,#是病人不是病媛# 。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疾病有轻重、个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医院里有重症监护,也有日间病房。

如今的各大平台上,越来越多的患者会用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记录自己与疾病对抗的故事。有穿着假肢去冒险的男生,有剃了光头在病房大笑的姑娘,有在医院唱歌给自己打气的绝症患者,也有放弃治疗选择旅游的老人……

生病后的人生,不是只剩痛苦和焦虑,也可以拥有精致和阳光。

「努力生活,努力求生,有什么不好?」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从「佛媛」到「病媛」

对「病媛」的定义和讨论,除了存在对「病患」的刻板认知外,很多人也被「媛」字之中,所承载的标签和女性意涵所刺痛。

而「媛」这个原本形容女性美好的汉字,在一次次标签化的使用中,也带上了一层微妙的负面意味。

某种程度上说,对于性别的归类,一直都是在给某个群体做一种辱骂定义的手段。

绿茶婊、便利贴女孩、恐龙女、宝马女……以「女性」的词藻「媛」「婊」「娼」「嫖」作为结尾,再拿食物、动物、物品、爱好作为前缀。

面对层出不穷的女性「新词」,每个使用者都曾有过从陌生、接受到使用的过程,也都曾有过疑惑、以及对某个词的偏好与排斥。

那些最终被留下的词语,也会成为社会性别文化的微观结石。

主动给中性词加上「性别指征」,如「女医生」「女司机」「女博士」,给病患加上了「病媛」的称谓,是一个不够文明、也有失体面的行为。

正如 1993 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Toni Morison 所思考的:性别歧视的语言、种族歧视的语言,不能也不想激发知识和思想的交流,压迫性的语言不仅象征着暴力,它就是暴力本身,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知识局限,它也限制知识。

带货账号人设的疯狂迭代,并非一日之寒,「佛媛」「病媛」不过是强行打上的标签。

在这次的话题争议和讨论中,如果确实有人伪造生病做非法的流量生意,无论是「她」或「他」,无论有没有妆容、是否精致,那都应该只有一个称呼:骗子 / 违法者。

应该被关注的问题:

分享治病经历,是广告还是记录?

「借病带货」,是谁之过?

同时,我们能理解,报道本身也想抨击这个社会上存在的另一种现象:即借着疾病(甚至可能是装病)包装自己,通过共情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之后,再打一个「信息差」,利用这种信任关系,将一些三无产品推销或高价卖给患者的情况。

医药广告,一直是监管的重点,但同样也是难点。

如果说普通的消费品,上当了也就是损失点钱,但非法医药广告的背后,可能就是人财两空的悲剧。大家还记得被男科小广告、黑心小诊所、非法保健品广告支配的恐惧吗?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需要看到另一面:「分享」和「广告」的边界,存在模糊。

事件的发展总是螺旋上升的――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广告、带货的方式在发展,而监管行为也一步步跟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十四条: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同时,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在网络时代,这一法律条文的适用场景自然也进行了拓展。

2016 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第六条:医疗、药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 农药、兽药、保健食品广告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广告 审查机关进行审查的特殊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在 2018 年,自媒体浪潮兴起,《中国工商报》特别发文指出:软文广告要有法律硬约束。并要求净化自媒体软文广告、软文广告必须明确显著标明为「广告」,让读者能够清醒地辨明其为广告。

时间来到如今,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交平台上以分享形式行推销之实」的现象确实存在。

同之前被炒作的「佛媛」一样,所谓的「病媛」,不过是一个强行打上的标签,在这一波热度退潮之后,只要能卖货,这个标签也可以是「电脑媛」「车媛」――而这种现象,才是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重新来看报道者给「病媛」的定义:利用病人身份带货的人。

我们可以发现,真正的问题并没有被触及:以病人身份带货,是否有利用信息差、与病人身份共鸣炒作的嫌疑?这些推广的医疗产品是否有正规批文?是否符合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平台为何放任一波又一波的炒作,而不出手监管?

事件发酵后,有短视频平台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清理和关闭,尤其是针对其中恶意营销的违规行为。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对真正「借病营销」的打击,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对真正的患者的尊重。

被媒体强行捏造的「病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话题,而不是舆论对一群人的狂欢。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1-09-30/53138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