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的癌症都是炎症引起的?5类“促炎”食物,记得拿下餐桌
- 2021-10-02 18:00:05 腾讯健康
- 健康
今年已经52岁的陈大叔,在20年前查出了慢性乙型肝炎,但是医生就让他坚持吃药,改掉大鱼大肉的坏习惯。但是为了工作,经常免不了应酬,几年前乙肝就引发了肝硬化,肝脏的损伤已经不可逆转,最近又查出了肝癌。
20年的时间里,陈大叔经历了乙肝-肝硬化-肝癌,而且已经丧失了手术的机会,肝功能很差,血小板也非常低,常规手术很难对肿瘤进行切除。
如果早在20年前,陈大叔就对乙肝加以重视,严格管理,恐怕不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癌症如今越来越高发,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457万里,死亡人数高达300万人,其中不少癌症就是炎症造成的。
一、炎症造成了1/6的癌症
什么是炎症?很多人可能知道炎症,但对炎症的概念并不清楚。所谓炎症,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病,而是一类常见的临床上的病理过程,是人体由于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免疫反应。炎症的出现,通常是因为机体受到了损伤,机体为清除坏死组织、阻止感染而进行防御。
出现炎症并不一定危险,但如果放任炎症不管则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世界上有六分之一的癌症都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而由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发炎”。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伯军解释,炎症会导致癌症,是因为慢性炎症往往是一种长期疾病,短则持续几个月,长则持续几年。在漫长时间里,炎症对免疫系统持续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炎症在体内反复,或者使炎症在体内持续保持低水平。而这种“慢性低度炎症”会造成DNA损伤,进而可能导致如肺癌、食道癌、乳腺癌等癌症。
二、发现3种炎症,千万别不要讳疾忌医
1、肝炎
在肝炎中,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慢性肝炎说明病毒始终没有被完全清除,而是在肝内不断复制,对肝造成伤害。长期如此,肝炎可能就会变成肝硬化,不及时治疗还可能恶化为肝癌。
2、胃炎
如果发现自己得了胃炎,要马上到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如果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可能会发展为胃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幽门螺旋杆菌纳入1类致癌物的名单。
3、胰腺炎
80%的胰腺癌患者都曾经患有胰腺炎,当急性胰腺炎没有得到彻底治疗,转化为慢性胰腺炎,患胰腺癌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三、碰上这些促炎食物,更要管住嘴
如何降低发生炎症的风险?除了要关注身体的变化,还要学会“管住嘴”,也就是合理饮食。以下几类食物不宜多吃。
1、红肉
红肉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A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它具有Neu5GC,这种分子人体是没有的,进入人体后会激发抗体的产生,进而可能触发炎症反应。因此应尽量少吃红肉,可以用鸡肉和鱼肉等白肉替代。
2、反式脂肪
油炸食品、烘烤食品等比较油腻的食物中都含有反式脂肪。摄入反式脂肪会升高人体内的有害胆固醇,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还会引发炎症和胰岛素抵抗。
3、糖
甜甜的糖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但过度摄入糖类也会引发炎症。因此,尽量减少摄入含糖量高的蛋糕、甜点等食物。可以多吃苹果、草莓等含糖量低、营养价值丰富的水果。
4、酒精
酒精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而且是对人明确有致癌作用的1类致癌物,喝酒不仅容易引发炎症,长期喝、过量喝还可能导致癌症,因此应尽量少喝或者不喝。
5、精制谷物
大米、白面粉、白面包等精制食品比粗粮含有更高的糖分,多吃不仅容易发胖,还可能引发炎症。因此应适当摄入大麦、糙米等粗粮作为替代。
四、如何给身体消消炎?
1、预防感染
培养正确的用餐习惯,规律用餐。不养成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避免熬夜。
2、饮食均衡
少吃大鱼大肉,多吃水果和蔬菜,每天应至少吃一小碟水果或蔬菜。不仅吃大米、白馒头等精制食物,还要多吃粗粮。少吃方便面、薯片、炸鸡等油腻食物。
3、勤锻炼
锻炼不仅能增强免疫力,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提升血液的载氧量,减少炎症因子的生存空间。每周坚持两到三次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
4、多喝水
喝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杀死促炎因子,保护免疫系统。
5、睡眠充足
多睡觉可以保证每天都具有充足的精力,让人不容易疲劳和抑郁,有助于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利于减少炎症的发生。
炎症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虽不必视为洪水猛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保持对身体状态的关注,及时对炎症进行处理,炎症就不会变成大问题。
参考资料:
[1]《人人都逃不过「炎症」的侵袭!1/6癌症都与它相关》.生命时报.2021-09-15
[2]《从炎症到癌症,可能只有两三步!这样吃就是在加速……》.文汇网.2021-08-31
[3]《炎症距离癌症有多远?小心这几种炎症成为癌症帮凶!》.邵逸夫医院.2017-11-06
[4]《饮食出错易生“炎”,这些促炎饮食,你偏爱哪种?》.养生中国.2021-5-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1-10-02/53179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善于“伪装”的脑膜瘤如何察觉?这些早期体育bd 要警惕2021-12-29 10:03:03
- 英研究称,Omicron感染住院风险较Delta低70%2021-12-29 09:57:14
- 美国FDA批准诺华全球首创siRNA降血脂新药上市2021-12-29 09:51:17
- 葵花药业拟引进两款儿童罕见病用药2021-12-29 09:51:04
- 广药集团建成澳门首个GMP标准中成药厂2021-12-29 09:50:49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