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虾、醉蟹、生鱼片……这些美食里有多少“虫子”,你根本想象不到!
- 2021-10-17 07:59:59 腾讯健康
- 健康
生食,美味中带着危险的味道。
顺德的鱼生薄如宣纸,潮汕的醉虾晶莹剔透,广东的生滚牛肉粥软嫩爽滑……
(来源:舌尖上的中国)
这些没有煮熟的美味里,隐藏的是各种寄生虫,泡酒、浇醋、蘸芥末之类的措施对它们毫无威胁,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向人类展示大自然的力量。
宁波一位46岁的阿姨,高烧咳嗽大半年,病情反复,辗转多家医院都没有好转。
几经折腾跑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的医生们终于帮她找到了病因――肺吸虫感染。
而凶手肺吸虫,就藏在这位宁波阿姨最爱的当地美食――醉虾醉蟹――当中。
(美国CDC对肺吸虫感染全流程的介绍[1]。)
肺吸虫的虫卵在淡水胚化,数周后孵出毛蚴,随后侵入淡水螺类的软组织中。
它们在螺类的软组织中长大,最终成为尾蚴,利用完后就离开螺体,向下一任宿主――甲壳动物――进攻。
在甲壳动物的身体中,尾蚴变成了囊蚴,就可以感染人类了,它们在静待一个机会……
这时,如果人类食用了囊蚴寄生的甲壳动物,而且甲壳动物还碰巧没被煮熟或只是被腌制,囊蚴就有机会进入人体,在那里走上“蚴”生巅峰。
囊蚴在十二指肠中脱囊而出,穿透肠壁进入腹膜腔,穿透腹壁和膈肌进入肺内,在肺中成囊,发育成成虫并产卵。
它们的下一代会通过痰液、粪便排出体外,而后继续感染其他生物……生生不息。
不过,众多寄生虫家族中,肺吸虫只能算个青铜,大佬们还在后面。
华支睾吸虫,又名肝吸虫,当之无愧的寄生虫圈黄金大佬。它擅长感染诸多淡水鱼类,比如青鱼、草鱼、鲢鱼、鲫鱼、鲤鱼等等。
(肝吸虫)
来自黑龙江的小麦穗鱼,肝吸虫的感染率甚至高达100%。
如果你恰好吃到感染了肝吸虫的鱼生,那么你就成了它们的最终宿主。
肝吸虫的幼虫会顺着人的食道来到肝脏,在胆管内发育成成虫,破坏胆管内上皮和黏膜下血管,幼虫的代谢物和分泌物还会引发一系列病变,甚至可能导致胆管上皮癌变。
不光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如菱角、茭白、荸荠……也逃不过寄生虫的侵袭。比如尊贵铂金级别的大佬――布氏姜片虫,体型大且吸盘强劲。
当人类生食了这些被感染的水生植物后,姜片虫会重点攻击人类的小肠,那肥厚有力的吸盘吸附在人类柔嫩的小肠黏膜上,足够引起黏膜的充血水肿甚至脱落坏死了,只要虫子足够多,甚至可以引发肠梗阻。
有一种说法是,海水鱼生活在海水中,海水渗透压与人体不同,所以一般海洋的寄生虫很难感染人体。
人类还是太年轻,大自然并没有那么简单。
(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就是一种专门寄生于海洋动物身上的寄生虫。
当人类进食了被污染的鱿鱼或海鱼之后,异尖线虫的幼虫能够长期存在于人体内,引起腹痛以及强烈的过敏反应,甚至穿破肠壁在腹腔内形成脓肿。
胃镜下,众多幼虫的招摇,也会给做内镜检查的医生带来极大的心理阴影。
异尖线虫感染在多个沿海国家都有发现,而在日本的流行最为严重。
至于原因,对,就是你想的那样(生吃)。
另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一些致命的细菌,如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一旦人类感染,也会导致较严重的疾病。
那么,我们真的要告别美味的生鱼片了吗?
根据FDA建议,满足一定条件的冷冻可以降低寄生虫感染的风险[2]:
要么在-20℃及以下冷冻储存7天;
要么在-35℃及以下冷冻储存15小时;要么在-35℃及以下的环境温度中冷冻,之后在-20°C及以下的环境温度中储存24小时。
但这么一来似乎就丧失了生鱼片的乐趣了。
深度冷冻之后,鱼肉的口感会大打折扣,而厚实的鱼即使在这种条件下冷冻过,也不能保证寄生虫的风险下降,因为可能冻不透。
而且要消费者眼巴巴地看着一条新鲜宰杀的鱼,进入冰箱冷冻7天,似乎也不太现实。
即使以上条件都能满足,也有消费者愿意等上7天,但深度冷冻之后,微生物的污染风险就增加了,比如甲型肝炎病毒、沙门氏菌、创伤弧菌、红斑丹毒丝菌,迟缓爱德华菌,嗜睡气单胞菌……
所以,咱们要不,就……不吃生的了?
除了以上水生动植物,陆生、两栖动物也不可生食。
溏心蛋
金黄流心的蛋液应该很少有人能拒绝吧?
但是,如果其中夹带了伤寒沙门菌和非伤寒沙门菌这类“私货”呢?
引起发烧、拉肚子,甚至凶险要命的动脉瘤可不是闹着玩的。
鸡蛋的沙门菌感染普遍存在,备受追捧的土鸡蛋沙门菌污染尤其严重。
那些可生食的鸡蛋,需要清洗、消毒,鸡舍严防死守和鸡蛋全程冷藏的一条龙关怀,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都会前功尽弃。
(来源:giphy)
牛羊肉
肉片在滚汤里烫一烫,老了就不好吃了,人类这么想,旋毛虫、包虫和绦虫很高兴。
还有牛带绦虫虫卵,发育成成虫后可达4~8米,寿命可达20~30年甚至更长。
(牛带绦虫)
更不要说还可能感染布鲁菌――这可是恐怖主义生物武器的材料。
蛇、蛙
曼氏裂头蚴的幼虫,寄生在蛙和蛇的体内(因为蛙可能会被蛇吃掉)。
人吃了没有煮熟的蛇和蛙,幼虫就有机会进入人体,进而到处游窜。
皮肤上有一个小包,过会又没有了?
裂头蚴到此一游,往下一站去了。下一站是脑子还是尿道?随缘吧。
蜗牛、螺肉
雨后的路边有大蜗牛?
忍不住摸摸它,甚至送它一程?
蜗牛、蛞蝓(也就是鼻涕虫)和螺(尤其是个大肉多的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也叫鼠肺线虫)生长的必经之路。
不论是生食本尊,还是皮肤伤口与它亲密接触,都可能感染,而且这种虫专门侵袭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专门吃脑子。
(寄生虫界的僵尸)
还记得那个在同学起哄中生吃了一只蛞蝓的19岁澳大利亚男孩吗?
几天之后他就开始发高烧、瘫痪,寄生虫损害了他的大脑,最终他在28岁的大好年华去世了。
(向左滑观看 孩子患病前后情况。来源:CNN健康)
以上风险种种,老饕还有活路吗?
其实屏蔽风险的方法很简单。
食物除了正规渠道购买,以及上述所说的特定条件下的冷冻之外,煮熟是王道!还要记得严格区分生熟菜板和容器。
毕竟,我们的祖先用了漫长的时间,经历了大量探索,才学会使用火来烹饪食物,提高了人类种群的生活质量,延长了人的生命,如果可以,我们尽量不要重新吃回生的吧……
参考文献
[1]Parasites Home/Paragonimiasis/biology.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parasites/paragonimus/biology.html
[2]https://www.fda.gov/media/80777/download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1-10-17/53454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善于“伪装”的脑膜瘤如何察觉?这些早期体育bd 要警惕2021-12-29 10:03:03
- 英研究称,Omicron感染住院风险较Delta低70%2021-12-29 09:57:14
- 美国FDA批准诺华全球首创siRNA降血脂新药上市2021-12-29 09:51:17
- 葵花药业拟引进两款儿童罕见病用药2021-12-29 09:51:04
- 广药集团建成澳门首个GMP标准中成药厂2021-12-29 09:50:49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