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发病年龄仅45岁,中国首份“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报告”出版

  • 2021-10-22 18:00:00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10月21日,由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CRC-DID)发起的我国第一部“中国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报告”――《中国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报告2020》(简称“类风湿关节炎年度报告”)正式出版。

据悉,“类风湿关节炎年度报告”全面展现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疾病诊治、学科资源与建设现状,揭示了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展望了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从整体提升我国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诊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是我国最常见的系统性风湿病,以关节肿痛为最常见临床表现,病情多反复且逐渐加重,最终导致关节结构破坏,造成残疾。除关节病变外,类风湿关节炎还会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表示,由于国内风湿科学科建设起步晚、专业人员少,加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低以及对疾病规范治疗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依从性差等综合因素,类风湿关节炎整体在规范化诊疗与随访管理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记者注意到,“类风湿关节炎年度报告”将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特征总结为“四多”,这些特征为国内类风湿关节炎诊治带来巨大挑战。首先是患者人数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发病高峰在50岁;其次是延误诊治多,根据CREDIT数据,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从出现体育bd 到明确诊断平均时间间隔在2年以上,而类风湿关节炎的最佳治疗时间窗为发病6个月至1年内,因此大多数患者未能获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与此同时,我国类风湿关节炎中重度患者多,病情重。报告显示,我国34.82%的RA患者为中度疾病活动,47.18%的患者为重度疾病活动;此外,出现合并症者多,我国RA患者合并肺间质病变、脆性骨折、心脑血管并发症和肿瘤者分别占10.32%、1.97%、3.04%和0.83%。

“‘类风湿关节炎年度报告’提示我们,类风湿关节炎正在成为患者及家庭,乃至全社会的沉重疾病负担。虽然类风湿关节炎尚无法完全治愈,但早期治疗、规范治疗都能够帮助患者实现疾病缓解,避免或延缓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长期预后。”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专科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田新平教授表示。

在田新平看来,目前亟需提升患者及家庭的类风湿关节炎认知教育,同时加大对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压实“早诊早治”、“规范治疗”与“严格随访”的治疗与长期管理,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为患者提升预后,改善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国内用药治疗仍欠规范,主要表现为“两高两低”,即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糖皮质激素使用率高,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锚定药甲氨蝶呤使用率低,及强化治疗药物使用率低。“两低”药物的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报告数据反映出,规范化用药是提升国内类风湿关节炎规范化诊疗水平的关键。”田新平表示,不仅要做好现有指南中推荐用药的落实与监测工作,同时也应充分结合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现状,及时将国际先进治疗经验与新药研究成果纳入我国临床治疗指南。

报告也让药企对类风湿关节炎有了系统的认识和宏观上方向的了解和判断。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首席医学官、副总裁曹峻洋表示:“报告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要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看待疾病管理模式的建设,用科学的数据,尤其是真实世界数据去支撑所有的判断、分析和后续的评价。给患者带去改变他们生活的突破创新。”

记者了解到,《中国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报告2020》依托2016年由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牵头在全国开展的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直报项目(Chinese Registry of Rheumatoid Arthritis,CREDIT),覆盖全国300余家医院所注册收集5万余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诊治与预后资料,为揭示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全貌与特征提供了第一手数据,扭转我国长期以来缺乏权威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流调数据的局面,为深入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模式、预后与转归奠定了基础。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1-10-22/53554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