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产mRNA新冠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如何?1期临床数据披露
- 2022-01-27 20:00:13 腾讯健康
- 健康
在过去的2年时间里,mRNA疫苗因COVID-19大流行从默默无闻到一战成名。2020年12月,辉瑞/BioNTech、莫德纳的mRNA新冠疫苗相继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近日,辉瑞与BioNTech又宣布,启动临床研究评估基于奥密克戎的候选mRNA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
作为疫苗界的“新兴武器”,中国的国产mRNA新冠疫苗进展一直备受关注,其背后的公司更在近两年受到资本市场热捧。近日,柳叶刀旗下开放获取期刊《柳叶刀-微生物》(The Lancet Microbe)在线发表了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等人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题为“SARS-CoV-2 ARCoV mRNA疫苗在中国成人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1期临床试验”(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the SARS-CoV-2 ARCoV mRNA vaccine in Chinese adults: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1 trial)。
2020年10月30日至2020年12月2日期间,研究团队在对120名参与者进行了1期临床试验,118人接种了间隔28天的两剂疫苗。该mRNA疫苗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AMMS)、艾博生物和沃森生物共同开发的候选mRNA疫苗ARCoV,其编码SARS-CoV-2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作为抗原。
研究团队认为,这项单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及剂量递增的1期临床试验显示,ARCoV在5微克、10微克、15微克、20微克、25微克所有剂量下均显示了安全性、良好耐受性及免疫原性。接种疫苗后56天内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全身性不良反应,出现频率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
研究团队提到,ARCoV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在冷藏条件下储存和运输,为公众接种疫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多区域的3期临床试验,以测试ARCoV的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种因素之下,这款疫苗的临床进展相对国外来说较为缓慢。除ARCoV处于3期临床试验之外,国内的斯微生物在河南开展2期mRNA疫苗临床试验;2021年3月16日,丽凡达生物的新冠mRNA疫苗获得NMPA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成为继艾博生物以及斯微生物之后的国产第三款mRNA新冠疫苗。
2021年11月29日,艾博生物宣布完成3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轮新融资的3个月前,这家国内的mRNA疫苗“明星”公司刚刚刷新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IPO前单笔融资的纪录,宣布完成7.2美元(超45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
3级全身不良事件发热
2020年6月,ARCoV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成为国内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mRNA疫苗。在此之前,国际上辉瑞/BioNTech开发的BNT162b2和莫德纳开发的mRNA-1273已经迈得更快。
论文中对上述两款疫苗也进行了点评,称这两款mRNA疫苗的3期临床试验均显示有效性超过了94%,而这两款疫苗都选择SARS-CoV-2全长刺突蛋白作为抗原。
研究团队提到,基于SARS-CoV-2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已被确定在帮助冠状病毒进入人体细胞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此前的研究也显示,RBD作为抗原用于SARS-CoV和MERS-CoV研究时可诱导强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团队开发的候选mRNA疫苗ARCoV,也是编码SARS-CoV-2的RBD作为抗原。
值得一提的是,辉瑞/BioNTech此前还设计了另一款mRNA疫苗BNT162b1,也是编码SARS-CoV-2的RBD作为抗原,但最终放弃了这一路径。此前发布的对比研究报告显示,相比BNT162b1,BNT162b2的副作用更小、免疫原性中的T细胞反应更为广泛。
李兰娟等人在论文中还提到,临床前研究表明,在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用ARCoV进行两剂免疫,引发抗SARS-CoV-2的强效中和抗体以及辅助T细胞(Th1)反应。此外,ARCoV是液体制剂,可在标准冷藏条件下(2℃-8°C)储存,便于运输和使用。
1期临床试验在浙江杭州树兰医院展开,纳入了18-59岁、SARS-CoV-2阴性的健康成年人,随机分组接受肌肉注射疫苗或安慰剂。疫苗剂量为5微克、10微克、15微克、20微克、25微克,安慰剂组为生理盐水,每组20名参与者,第0天和第28天注射到三角肌。所有参与者都接种了第一剂疫苗,118人接种了第二剂疫苗。
安全性方面数据显示,接种后56天内无严重不良事件报告,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第一剂或第二剂接种ARCoV后,报告的系统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
第一剂或第二剂接种后7天的不良反应和56天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微克组60%、10微克组80%、15微克组95%、20微克组95%、25微克组100%,安慰剂组为5%。报告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发热、头痛、疲劳或不适、注射部位发红、肌肉疼痛、注射部位硬化和瘙痒、关节疼痛、腹泻和寒战。研究团队称,第一剂或第二剂接种后的不良事件是短暂的,通过简单的标准药物、护理处理,或自行解决。大多数报告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为轻度或中度,约95%在第一剂或第二剂接种后的头2天内缓解,其余在5天内缓解。只有1名参与者在注射部位出现3级疼痛。
需要值得关注的是3级全身性不良事件发热。5微克组没有报告3级发热,而在10微克组20名参与者中有3人(15%)报告3级发热。这一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15微克组为30%、20微克组为35%、25微克组为38%。
第一剂或第二剂接种后14天主动不良反应和56天不良反应。
研究团队在论文讨论部分指出,ARCoV的3级发热发生率与辉瑞/BioNTech的BNT162b1的试验结果相似。他们援引数据称,在同一18-55岁成年人30微克组中,BNT162b1的3级发热发生率差异也显著,美国12名参与者中无1例(0%),德国12名参与者中有1例(8%),中国24例中有4例(17%)。他们认为,这表明不同人群的耐受性不同。此外,两种基于全长刺突蛋白的mRNA疫苗,mRNA-1273和BNT162b2的3级发热发生率在1期和3期试验中也有所不同。
研究团队称,ARCoV在大规模人群中的安全性正在调查中。以往的研究表明,高剂量时引起的全身不良事件更为频繁和严重,这与他们获得的数据一致。与此同时,有几项研究报告了第二次接种后更频繁和更严重的全身不良事件。不够,这一发现在ARCoV中未被观察到,第一次和第二次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
免疫原性在5-15微克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在免疫原性方面,1期临床试验给出了初步的数据。第一剂接种后28天,15 微克组和20 微克组只有少数参与者检测到RBD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第二剂接种后15天,大多数参与者中检测到RBD特异性IgG抗体,血清阳转率为:5微克组65%、10微克组90%、15微克组100%、20微克组85%、25微克组81%。
15微克组IgG抗体滴度在第二剂接种后第15天出现峰值,几何平均滴度为2414.8个ELISA单位,其余4组疫苗组这一数值均低于15微克组。
对原始野生型假病毒的中和活性试验显示,第一剂接种后,只有少数参与者产生低滴度的中和抗体,而第二剂接种后,大多数参与者产生了高滴度的抗SARS-CoV-2中和抗体。
研究团队称,与伪病毒试验一致,ARCoV诱导了高浓度的抗活SARS-CoV-2的中和抗体。第二剂接种后15天,针对活SARS-CoV-2中和抗体的血清阳转率为:5 微克组80%、10微克组90%、15微克组95%、20微克组95%、25微克组94%。第二剂接种后,所有疫苗组中SARS-CoV-2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迅速增加。在第二剂接种后15天,15微克组检测到针对活SARS-CoV-2中和抗体的峰值滴度,几何平均滴度约为COVID-19康复患者组的2倍。
1期临床试验中的ARCoV抗体和中和反应。
最后,研究团队还使用从1期临床试验参与者身上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SARS-CoV-2 RBD进行了ELISpot检测,评估ARCoV接种后参与者获得的的SARS-CoV-2特异性T细胞应答。
数据显示,在第一剂接种后,每个疫苗组中只有一小部分参与者的IFN-γ表达细胞呈阳性。第二剂接种后,5-20微克组的所有参与者IFN-γ表达细胞均呈阳性,25微克组有1名参与者呈阴性。类似地,除25微克组中的1人外,所有参与者在第二剂接种后第7天IL-2表达细胞呈阳性。IFN-γ和IL -2表达细胞的平均值在第二次接种后15天保持不变。
研究团队总结称,所有疫苗组的参与者在第二剂接种后都有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在5微克、10 微克和15微克组中,RBD特异性IgG、SARS-CoV-2活病毒中和抗体、IFN-γ和IL-2细胞因子的分泌均呈剂量依赖性。对于SARS-CoV-2活病毒中和抗体,15微克组的几何平均滴度显著高于5微克组和10微克组。
他们指出,ARCoV的免疫原性在5-15微克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但在20-25 微克范围内免疫原性无明显改善,这与BNT162b1和BNT162b2相似。他们解释称,这种现象的潜在机制仍有待确定,可能部分与宿主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失衡有关。
1期临床试验中ARCoV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
他们尤其讨论了一点,细胞免疫反应在SARS-CoV-2感染中具有保护作用。目前基于mRNA的疫苗、腺病毒疫苗的临床结果都显示,疫苗在大多数参与者中诱导了强烈的Th1细胞应答。
值得注意的是,接种疫苗的理想效果是诱导长期免疫。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指出,此前有研究指出,之前关于SARS康复者的研究表明,感染11年之后,还能在患者体内检测到SARS特异性记忆T细胞。而对于SARS-CoV-2,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细胞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康复期患者中检测到SARS-CoV-2特异性记忆T细胞。
他们指出,接种新冠疫苗的参与者中存在SARS-CoV-2特异性T细胞,“这是一个有希望的迹象,表明疫苗可能会产生免疫,但这些T细胞是否能提供长期的保护,还有待测试。”
研究团队也指出了这项研究的几个局限性。首先,数据解释基于小样本量,更多来自2期和3期试验的数据将为评估ARCoV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进一步的数据。第二,该试验仅限于18-59岁的中国成人参与者,对老年人的试验正在进行中。第三,ARCoV的长期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引发的免疫反应的持久性还有待评估。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2-01-27/56923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简单粗暴: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出不令自己“后悔”的决定?2022-01-27 20:00:13
- 抑郁症不是矫情,它是一种病!丨解压疗愈所2022-01-27 20:00:13
- 理发店200块和2000块的烫染发有啥差别?过年烫染发必备秘籍!2022-01-27 20:00:13
- 过了嘴瘾or保住腰围?这么吃鱼和熊掌能兼得!2022-01-27 20:00:13
- 首个国产mRNA新冠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如何?1期临床数据披露2022-01-27 20:00:13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