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化新冠感染者也是一种“病毒” |时评
- 2022-05-10 08:00:10 腾讯健康
- 健康
文/陈广江
年初至今,全国多地爆发新一轮新冠疫情,感染者数量增多,网络上对感染者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人调侃式地把新冠阳性感染者称作“小阳人”“羊”,逐渐发展为“两脚羊”,后来又出现了对性别年龄做出区分的“公羊”“母羊”“老羊”“小羊”,更有个别人员背上画着“抓羊”的图片。专家表示,这类称呼不尊重病患,且有矮化、去人性化的倾向,容易造成歧视、排挤的次生伤害!(5月9日健康时报网)
德国学者维克多・克莱普勒有句流传甚广的警句:“言语犹如微小剂量的砷:它们不知不觉被吞食后,似乎显示不出任何作用,而一段时间以后,这种毒性就会体现出来。”从“小阳人”到“公羊”“母羊”“抓羊”,从最初的调侃到赤裸裸的歧视、排挤,一个为数众多的群体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污名化、非人化了。
当然,真正有“毒”的、被污染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个别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无数凡人英雄的勇敢、良善和奉献,也照出了少数人的偏见、无知和自私。从很大程度上讲,污名化新冠感染者也是一种需要下大力气防治的“病毒”。
抗疫两年多,“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感染者”早已成为社会共识,为何还有人给感染者贴歧视性标签?一方面,这种称呼打着“调侃”“幽默”的旗号,披着“公共利益”的外衣,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另一方面,此称呼背后的逻辑是将人群分为“我们”和“他们”:“我们”是安全的,而“他们”是有危险的,以此减少自身焦虑情绪或彰显优越感。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疾病的污名化问题由来已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麻风病到乙肝,从艾滋病到宫颈癌,从白癜风到抑郁症……随着医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很多疾病都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去污名化过程,新冠病毒也不应例外。
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歧视、排挤感染者的借口。在自媒体时代,针对感染者的污名化、暴力化倾向,尤需值得警惕。将新冠感染者称为“羊”、归入“异类”,不仅会给感染者造成无谓的精神负担,还容易导致感染者产生讳疾忌医的情绪,甚至故意隐瞒行程信息。“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污名化感染者背后的隐患不能不防。
现实一再提醒我们:感染者不仅需要治疗,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相较于治愈疾病,疾病的去污名化同样不可忽视。对此,相关部门、平台要拿出积极作为,及时清除各种污名化称呼和话题。
疫情之下,我们需要齐心协力、抱团取暖,而不是把歧视当幽默、把伤害当有趣。善待感染者,就是善待自己,反之亦然。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新闻晨报
责编 | 傅铭途 姜雪媛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2-05-10/58726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失眠自救指南,看完就能睡个好觉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污名化新冠感染者也是一种“病毒” |时评2022-05-10 08:00:10
- 失眠自救指南,看完就能睡个好觉2022-05-10 08:00:09
- 总是使用洗洁精的人,这个问题要注意!2022-05-10 08:00:09
- 上海宝山泾灿路方舱已康复出院5700余人,超入院人数七成2022-05-10 08:00:09
- 全球首个奥株新冠灭活疫苗序贯临床试验启动2022-05-10 08:00:09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科兴集团国企还是私企?董事长是陶晓明吗
2022-04-26 17:23:14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