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医药营收超6900亿,专家: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
- 2022-05-15 16:00:04 腾讯健康
- 健康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谭琪欣 赵为德
阅读提要: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生物产业发展战略专家韩祺向记者分析,医药工业属于弱周期性行业,发展趋势相对其他领域波动并不明显,且受益于疫情拉动的疫苗、检测需求,医药制造领域总体增长势头仍然突出。
“从目前的大环境来看,受全球疫情以及国内疫情多点频发对医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医药行业第二季度增速可能会持续放缓,但可以预计的是,随着疫情逐渐趋稳,以及针对新冠变异株的新治疗药物等创新产品的推出,三四季度医药行业将有望于稳中求进。”
截至5月15日,全国及31省份一季度GDP数据全部出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关注到,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中,医药制造业领域营业收入达6936.6亿。多位受访专家向记者分析,我国医药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今年三、四季度我国医药制造领域有望迎来明显增长的新气象。
在江苏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的一家医药企业,工作人员在检查注射用水质量。中国政府网图。
广东、江苏GDP总量位居前列,医药制造业表现抢眼
根据31个省一季度GDP数据,从经济总量看,广东凭借28498.79亿元位居首位,江苏则以27859亿元位居第二位。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查询两省发布的一季度经济运行简况发现,生物医药成为提振当地经济的一大亮点。
据广东及江苏两地发布的发展规划中显示,生物医药均被将列入当地十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广州设立首期规模100亿元的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对进入临床研究的新药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的经费扶持;而据江苏省政府官方数据,省级专项资金对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每年的支持规模已达到7.5亿元。
在这背后,广东涌现了一批如广州医药、达安基因、华润医药、丽珠集团、迈瑞医疗等知名药企,生物医药上市药企数量超45个,为全国31省份之最;而在2020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中,来自江苏的知名药企崛起的身影屡现,恒瑞、正大天晴、豪森均榜上有名。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柏培文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医疗设备等新兴产业保持高增长,体现了经济结构趋于转型升级的方向,也是广东、江苏等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厚积薄发的结果。此外,广东、江苏等省拥有具有竞争力的地理位置和营商环境。珠三角和长三角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创业,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营商环境。”
以广东省为例,2022年一季度支柱行业中,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增长17.0%,远超一季度总体GDP增长速度。从产量上看,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26.2%。
江苏统计局数据则显示,随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迅猛发展,1―2月规上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8.7%、30%;其中工程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分别增长38.6%、70.7%,生物技术推广服务、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分别增长29.7%、50.7%。
190家医药生物企业实现双增长,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在全国GDP数据公布的同时,南方所在去年预测的基础上,将我国医药制造业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调低两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增幅为10.5%。对于这一数据的解读,多位受访专家均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低速增长。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生物产业发展战略专家韩祺向记者分析,医药工业属于弱周期性行业,发展趋势相对其他领域波动并不明显,且受益于疫情拉动的疫苗、检测需求,医药制造领域总体增长势头仍然突出。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今年一季度,共有190家医药生物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占已发布一季报药企总数的52%。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新冠疫苗板块表现突出。
“从目前的大环境来看,受全球疫情以及国内疫情多点频发对医药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医药行业第二季度增速可能会持续放缓,但可以预计的是,随着疫情逐渐趋稳,以及针对新冠变异株的新治疗药物等创新产品的推出,三四季度医药行业将有望于稳中求进。”韩祺告诉记者。
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苏州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艺也认为,我国医药产品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我国医药制造业具备平稳、健康、发展的坚实市场基础,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综合兴业证券、华安证券、西南证券等多家研报观点,尽管接下来仍然存在新冠疫情影响及行业政策变化超预期等风险,但预计接下来医疗服务、可择期手术、医疗器械、疫苗、肿瘤、CXO等细分领域都有望逐步恢复。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多家研报均建议可重点关注CXO、生命科学上游、医疗器械、药品、疫苗及产业链等细分领域。
柏培文指出,当前背景下,要为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发展进一步提振信心,建议通过建设统一大市场和做好战略储备来加以防范,同时,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生物医药产业供应链,解决目前高端医疗设备医药制造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增强产业链弹性和抗压能力。
“在压力之下,医药经济正在进入调整期。但必须明确的是,医药产业朝阳产业的特质没改变,国家鼓励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面没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改变。后续要理性、稳扎稳打突破“关卡”,我国医药发展的出路还是‘创新’。”韩祺表示。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2-05-15/58862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用高质量药学服务化解患者用药烦恼2022-05-15 16:00:04
- 这样搭配祛痘,到底想嫩肤还是想毁容?!2022-05-15 16:00:04
- 桥本氏甲状腺炎,知道会“甲减”可不够!2022-05-15 16:00:04
-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无医无药,患者家属:望能早日研发出特效药!2022-05-15 16:00:04
- 一季度医药营收超6900亿,专家: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2022-05-15 16:00:04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科兴集团国企还是私企?董事长是陶晓明吗
2022-04-26 17:23:14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