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温度的护理人员 ——《医学的温度》读后
- 2022-05-15 20:00:14 医药卫生报
- 健康
薛燕
最近,怀着好奇的心一口气读完这本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好书”栏目组推荐的读物——《医学的温度》后,身体和心灵似被一种温暖的力量感动、抚慰、鼓舞着。
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作者回忆了儿时一次患猩红热病,住在一家很小的医院的经历,尽管用的是很一般的药,但是那里的护理非常周到,因为是绝对卧床,护士们把饭喂在嘴里,一有空就给他讲故事,医护人员的关爱让他第一回感受到来自家庭之外的温情。直至60年过去了,护士们什么样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她们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一片柔软的地方,一种爱的美丽。也正是这份温情奠定了作者一生的事业,得以成为一代良医,以至于古稀之年念念不忘,由此悟出了“医学是有温度的”这一哲理。这位作者就是著名学者、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先生。
看到这里,我也想起了前几年自己在本院妇产科的一段住院产子的经历,当时是发现了妊高症准备剖腹产,医生当时开了医嘱是硫酸镁10ml肌肉注射,虽然自己天天在病房给病人打针,也知道妊高症预防先兆子痫要肌肉注射硫酸镁,但是用到了自己身上还是挺怕的,脑海中想着10ml的注射器扎入自己的臀部,一霎间大脑竟有点眩晕,尿意马上从大脑皮层传递到了膀胱,“王老师,等我下,上个厕所。”虽然我语言极力掩饰自己的惊慌,但是不安的眼神和表情已经被妇产科的王老师尽收眼底,“这个药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没有刺激性,我会推的很慢很慢的,而且很快就会被肌肉吸收了,乖,没有那么恐怖的,这样对胎儿也好的,这个你知道的。”听了王老师专业而且熨帖的话语,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乖乖的打完了针,之后也顺利做完了剖腹产手术。这个事情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原来护理工作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更是应该首先把病人当成了一个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在生病的时候,尤其需要得到人性的关怀。虽然疾病使人痛苦,但是医务人员专业、温暖的话语又何尝不是另一剂良药呢?韩启德先生说:作为医者,我们能够做到的仍然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在老年医学科,病人以80岁以上老人居多,许多老人功能退化,眼睛视力不好的,耳朵失聪的,行动不便的,吞咽困难的,老年痴呆的……甚至有些是常年卧床的很少有机会走出房间的老人。这些病人通常有数十种的基础病,长年被病痛折磨,身体的不适,行为的受限,儿女工作生活的忙碌,伴随她们这些老人是孤独,每次晨起的查房,我们都会笑眯眯的和他们打招呼,挥挥手,握握他们的手,“老爷爷,老奶奶你好啊,早上吃的什么饭?”这些简单的问候,有些老人听不清楚,也可能根本听不到,有些老人看不清楚甚至看不到,但是就是这样简单而温馨的打招呼方式却让这些老人在崭新的一天笑颜逐开。这些老人要求的并不多,可能再怎样高超的医术也挽救不了走向衰老的躯体。韩启德先生说:每个人都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这个不可逆的过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长生不老仅仅是幻想,医学的任务只是让这个过程正常完成,而所谓的医患关系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作为医务人员首先是个能关爱人的人,是医学温度的主要传递者。
韩启德先生在文中回忆自己实习时候接诊的一位16岁的农村女孩,父亲带着来做检查,主诉阵发性腹痛,作者按照课本上的要求按、触、扣、听从头到脚做了一个小时的检查,依然没有做出正确诊断,最后带给自己的老师开了药方。但是女孩的父亲临别前对作者千恩万谢,说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医生可以检查的这样认真,他说:“这孩子的病肯定能治好了。”50年过去了,家属的笑脸和谢意依然留在了作者心里,作者由此懂得了医生的态度也可以治病的。对于这点上,我也是深有体会,那是一个大雪天的夜班,护士站里格外的冷,我在凌晨三点巡视病房时,有位阿姨半躺在床头,墙上的台灯斜照在她那张略微苍白的脸上,时不时的哀声叹气,床边的儿子拉着她的手落泪,我上前了解了阿姨的情况,这是位宫颈癌的患者,20多岁时后老公去世,为了孩子更好的生活和不受委屈,没有再婚。在单位拼命工作,在家里又当妈来又当爹。现在孩子大了,自己也退休了,本来以为可以休息了,自己却得了绝症,一辈子的好强此刻却被击败,不甘、心酸,绝望写在了脸上,虽然儿子一直劝说,似乎妈妈没有听进去。我内心一阵惊悸,那是怎么样的绝望!出于职业的习惯和对病人的同情,我紧握她的手,给她讲述许多坚强的患者战胜疾病的故事,帮她分析了不同人在面对疾病时刻,因为不同的心态带来的不同的结果。帮她回忆了自己在儿子小时候独自撑起一片天的坚强和勇敢,很快的两个小时过去了,阿姨眼睛中慢慢有了光,似乎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年轻时候的力量。之后每次到了这个房间,阿姨都会示意的对我笑笑,也配合了治疗,饮食也好多了。这也正如韩启德先生文中所说的:医学之所以有温度,是来自医学的本源和初心。医学是回应他人身体与精神痛苦的努力,体现人性的善良。为人做好事,获得人们的好口碑,就是幸福。“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每当想起来依然觉得我很幸福,可以用言语让一个人重新获得希望,我给予了她爱和希望,她也回应了我许多的爱和幸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韩启德先生说:“一个医者的合格与成熟,需要知识和实践的支撑。“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先生在书中一直强调的是和患者相处沟通的事情,但是先生在基层工作时,深入群众、踏实做事,努力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形象却跃然纸上,口对口的把阻塞患儿呼吸道的粘液吸上来,为了督促患者用药,连续几天到病人家里看着患者服药。我想,做一个有温度的护理人员不应该只有知识和良好对待病人的态度,更应该学习先生这种务实、肯干、不畏惧脏和累的精神。这样才能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真真正正的把做一个有温度的护理人员这个落实下去。对于这一点我也是颇有感触的。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医学科不可避免的承担了一些这样的责任。近几年来科室经常会收治长年卧床,身体多处压力性损伤的患者,由于家人缺乏相关知识,通常患者皮肤溃烂、流脓,甚至骨头露出来,即使戴了口罩依然可以闻到散发的一阵阵的恶臭,创口护理就是一点点清除腐肉,弯腰弓背的近距离接触压疮创口上,承受这阵阵的恶臭,通过换药和护理措施,促进新肌肉的生长,每次换药几十分钟到一两个小时,由于科室工作量大,加上换药特别占用人力和时间,大家经常加班到8、9点,所以晚饭就变成了夜宵,方便面变成了夜宵的第一选择。科室里的灯火通明映衬着窗外黑漆漆的邙山,那山顶还有几颗对我们眨眼的星星,忽然懂得这就是所谓的浪漫的革命友情吧,不禁每个人都有些感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第一例百岁老人的糖足伤口愈合了,大家满心欢喜,随后又是一例例压力性损伤愈合的好消息,到此,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汗水,所有的加班都是值得的。知识是我们实践的基础,良好的沟通是我们实践工作的润滑剂,实践是我们治愈病人的最终途径。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温暖的医者。
韩启德先生说:“医学不仅仅是给人看病,救人生命,而且还传递着人类的爱,点亮生命,温暖人间,促进社会向善,向上,向好。医学是有温度的,践行有温度的医学,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作为医护人员,既要有好的医术,更要有好的人品和人格,要有爱心、懂人情、明事理,要能够体会性命相托的凝重,努力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
合上书,先生的“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几个字一遍遍在脑海回响。感谢在我的护理路途中遇到韩启德先生的这本书,让我醍醐灌顶,也感谢这么多年来工作中遇到的患者、同事,可以让我对医道,对人情不断体验、感悟和理解,他们给我的记忆,丰富了我的人生和阅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努力做一位有温度的护理人员。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2-05-15/58868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郑州4区所辖8地降为管控区2022-05-15 20:00:15
- 召陵区召开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暨召陵区“最美护士”表彰大会2022-05-15 20:00:15
- 濮阳市人民医院“大白”:直面“红码”不畏战!2022-05-15 20:00:15
-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重视和引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2022-05-15 20:00:15
- 他免的不仅是四碗面钱……2022-05-15 20:00:15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科兴集团国企还是私企?董事长是陶晓明吗
2022-04-26 17:23:14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