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盘子到底有多少活微生物?美国人给出了数据
- 2022-05-29 14:00:03 腾讯健康
- 健康
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饮食中微生物摄入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当食物中缺乏微生物时,肠道菌也会少,导致机体免疫系统不正常地发育以及慢性疾病发病风险增加,影响健康。
饮食作为主要的肠道菌来源,要想改变肠道菌群,首先需要量化我们每天从饮食、食物以及益生菌补充剂中所摄入的活性微生物的水平。
近日,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完成了首个大规模地食物评估,揭示了美国人群每天能摄入多少活的微生物。
首先,研究人员为数据库中的每种食物分配了每克活微生物的估计范围,并创建了含有低水平、中等水平以及高水平活的微生物的食物类别,具体活菌数设置方式为:低(Lo;107CFU /g)活微生物的水平。
未加工以去除或灭活微生物的发酵食品经常含有>10^7CFU/克,在生的,未去皮的水果和蔬菜上微生物细胞数范围为 10^6至 10^8CFU / g。
这些细胞数量与商业无菌或巴氏杀菌且含有非常低水平的活微生物(
含有加工过的美国奶酪的三明治被归类为Lo类别。含有奶酪和其他主要成分(例如牛排)的三明治同样被归类为Lo类别。切达干酪和一般奶酪三明治被标记为Med,以考虑到面包和其他潜在调味品(例如蛋黄酱)的重量。
利用来自2001-2018年含有近7.5万儿童和成年人的NHANES的数据,科学家们发现:分别有52%,20%和59%的儿童/青少年,以及61%,26%和67%的成年人,分别食用中等,高或中等以上含微生物食物。儿童/青少年的这类食品的人均摄入量分别为69,16和85 g / d,成人分别为106,21和127 g / d。在9个周期/18年研究期间,食用活微生物的受试者比例和人均总摄入量显着增加(跨类别儿童每个周期0.9-3.1 g / d,成人每周期1.4 g / d)。
不过,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中量化的微生物不一定是益生菌,而是食品中本身携带的微生物,益生菌只有在摄入一定数量的活菌时有明确的健康益处,然而与食品相关的活微生物不同,食品中的菌一般并不符合益生菌的标准。
研究人员分析机体所摄入的发酵和未煮熟的食物中含有的膳食微生物。评估现代社会人们每天所摄入的微生物非常有意义,而且这也是科学评估膳食微生物影响人类机体健康机制的第一步。
下一步研究人员将会通过深入研究来确定活的膳食微生物与NHANES数据库中所收集的健康终点的关联。
这项研究显示,在调查期间美国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摄入含有活的微生物的食物的水平在最早(2001-2002)和最近(2017-2018)调查周期之间在稳步增加,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食品中的活的微生物与机体特定健康结局或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联。
一些含有微生物的食品分类:
通常经过热处理的加工食品(牛奶;准备好的肉类;猪肉,家禽和海鲜菜肴;酱汁和肉汁)被认为具有非常低水平的微生物,并被分配到Lo。
同样,生肉,猪肉,家禽和海鲜被认为是在食用前煮熟的,并且也被分配到Lo(例外是少数规定为生吃的食物)。
未煮熟的混合沙拉,如金枪鱼,通心粉和牛肉沙拉以及寿司,被认为主要由低CFU / g成分组成,并被分配到Lo。食用前去皮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被分配到Lo类别。
分配给Med的前2种食物是由新鲜蔬菜和水果组成的:分别为41%和39%。
新鲜果汁,如水果冰沙,被分配到Med.饮料,调味品和酱汁>10%的食品中提供。
一些发酵食品(例如味噌和酸菜)被分配到Med。
酸奶和其他培养的牛奶被分配到Hi,除非作为其他食物的成分存在。
包含大量发酵食品(如酸奶或酸奶油)的代码被分配给Hi。
大多数奶酪被分配到Hi,除了长龄奶酪(例如,帕尔马干酪),通常在食用前加热的比萨饼型奶酪,以及美国(加工)奶酪,这是一种巴氏杀菌产品。
含奶酪的三明治(除非用美国奶酪制成或加热)被分配到Hi。
含有奶酪作为次要成分的食物被分配到Lo或Med,这取决于它们在食品中的相对数量。
原始出处:
Maria L Marco,Robert Hutkins,Colin Hill, et al.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Defining and Estimating Dietary Intake of Live Microbes in US Adults and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22). DOI: 10.1093/jn/nxac074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2-05-29/59171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夫妻一人得糖尿病,为何另一半风险也会大?背后许是3个原因导致2022-05-29 14:00:04
- 没人告诉我,生完孩子才是疼痛的开始!2022-05-29 14:00:04
- 吃饭重口味,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2022-05-29 14:00:04
- 年纪轻轻怀不上娃,原来是因为这件事!爱自己从现在开始2022-05-29 14:00:04
- 上海:6月1日起进入公共场所须持72小时阴性证明2022-05-29 14:00:03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科兴集团国企还是私企?董事长是陶晓明吗
2022-04-26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10:33:42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