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患了癌,可这癌是体内的异生物传染给他的

  • 2022-06-17 18:00:08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撰文 七君

身上长了肿瘤本来就是一件糟心的事情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肿瘤细胞居然还不是“亲生”的,而来自体内的寄生虫。这波套娃操作虽然是医学史上的第一例,但是研究者们怀疑,一些肿瘤其实是寄生虫癌的误诊。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奇特的病人。

2013年,一位41岁的哥伦比亚男性感到浑身不舒服。他在2006年被诊断为艾滋病,可是后来因为停药了一段时间,他出现了发烧、咳嗽、掉磅等体育bd。医生检查后发现,他体内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载量特别高,而他的免疫系统已经崩坏了。

更奇特的是,医生们在他的肝、肺、肾脏以及淋巴结里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细胞团块。

这些细胞团块都是克隆体,没什么用但却能不受控制地增殖,而且还入侵了附近的细胞。显然,它们是肿瘤细胞。

图片来源:DOI: 10.1056/nejmoa1505892

可是这些肿瘤细胞却很奇怪,它们看起来并不像人类细胞。

首先,它们的个头特别小,直径大概是5-6微米,比人类血红细胞还小。

其次,这些诡异的小细胞没什么细胞质,但是细胞核却占了细胞直径的一大半,其中一些还有好几份细胞核。

最后,它们也没有分化的痕迹,看起来不像是地球上新出现的多细胞动物,而像比较古老的生物,比如变形虫什么的。

哥伦比亚的医生们处理不了这种新奇的肿瘤,于是将样本寄送到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因为这些细胞里出现了合胞体(一个细胞里好几份细胞核),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者们一开始判断,这些肿瘤来自未知的单细胞生物,比如黏菌或阿米巴虫。

可是核酸测序的结果让研究者们大吃一惊:它们和绦虫DNA的相似度达到了99%。确切地说,它们属于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也就是最常见的人体绦虫。

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大概长这样。(图片来源:DOI: 10.1056/nejmoa1505892)

一条绦虫居然叫nana,并不是为了反差萌,而是因为nana在拉丁语里是“矮子”的意思。

微小膜壳绦虫确实很矮小,它们一般就2厘米长,最大的只能长到8厘米长、1毫米宽。但是,它是人体内最常见的绦虫,全世界大约有7500万人被这种绦虫感染,这位哥伦比亚的患者也是。

虽然微小膜壳绦虫不需要中间宿主,但是一些昆虫可以被它们感染,比如跳蚤、蟑螂、甲虫还有面包虫。如果生吃这些虫子,人也有可能被感染。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微小膜壳绦虫感染的人都是直接或间接吃下了来自人体的带虫卵便便。

微小膜壳绦虫的感染能力得益于它对人类肠道的特殊偏好。

微小膜壳绦虫和其他绦虫不太一样,它不需要中间宿主就可以在人的小肠里经历整个虫生。

大家看,这个可爱的小绦虫吧,身体像蚯蚓那样是一节一节的,每一节都有睾丸和卵巢,hmmmm。这样自备“五百童男童女”,就是为了在你的小肠里打造一个微小膜壳绦虫的美丽新世界。

实际上,最远端的节片会最早和本体分离,然后向人体释放虫卵。绦虫虫卵孵化后的幼虫叫做囊尾蚴,囊尾蚴感染人体的过程也相当鬼畜。

它的头有点像电动剃须刀的样子,有4个对称的吸盘,中间还有个可以自由伸缩的顶突,上面全是小钩,功能可想而知:挂住你的肠子。

这还不是最刺激的。它们的头原本是缩在身体里的,但是接触到肠子以后就会biu地弹出来。当时的情况大概是这个样子――

一个人被微小膜壳绦虫感染大约20-30天后,便便里就会出现它的卵。虽然微小膜壳绦虫的寿命只有4-6周,但是由于不断的迭代繁殖,它们在人体内制造的小世界可以持续数年,相当于好几百个世代了。

肚子里养蛊,还养了好几百代,那人岂不是会病入膏肓?

别担心,微小膜壳绦虫在和人体的共同演化过程中达成了一些“共识”,它们很“乖”,通常不会让宿主出现体育bd,也不会走出肠道,去其他地方看世界。不过,如果宿主的免疫系统很弱,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是因为,这种绦虫很奇怪,它的正常发育需要宿主提供一些免疫信号。在宿主免疫系统比较弱的时候,它们就会长的好看,比如变成超大的囊尾蚴。

这位患者就是这样的情况。

研究者们猜测,在被HIV感染后,这个人薄弱的免疫系统体内原本就有的绦虫开始不受控制,甚至连绦虫体内的干细胞也都开始不受控制,变成了肿瘤,并且居然无视了和人体达成的“协议”,“移居”到了宿主的肝、肺、肾里。说好的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呢?

这个患者体内的多个重要脏器受到绦虫肿瘤感染。(图片来源:DOI: 10.1056/nejmoa1505892)

这个情况不但对人类来说是罕见的,甚至对整个绦虫圈子来说都是罕见的。因为在此之前,大家并不知道绦虫也能长肿瘤。

更炸天的是,这种绦虫肿瘤不但摆脱了“宿主”,还展现出了“宿主”的宿主,也就是人类的特征。

研究者们发现,这些肿瘤组织并没有表现出绦虫组织的结构。此外,这个来自绦虫的肿瘤所携带的突变也有哺乳动物癌细胞的特征,比如出现了有害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复杂的基因重排等等。简而言之,这些绦虫细胞发生的突变和人类肿瘤细胞的常见突变很像,算是“殊途同归”吧。

更厉害的是,能杀死绦虫囊尾蚴的常见药物阿苯达唑(Albendazole)对于这种绦虫肿瘤却无效。这位患者也在入院4个月后去世。

毫无疑问,这个男子是史上第一个被发现被其他生物肿瘤感染的人。因此在2015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者将这个病例发表在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这些研究者怀疑,在发展中国家,不少同时被HIV和绦虫感染的患者身上的肿瘤可能来自绦虫。但是有多少人被误诊了,这个问题目前就没人清楚了。

这种蛊中蛊,我愿称之为蛊祸崽。

封面来源:Maria Fleischmann / World Bank

参考资料:

Muehlenbachs, Atis, et al.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Hymenolepis nana in a human host."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3.19 (2015): 1845-1852.

www.msdmanuals.cn/professional/infectious-diseases/cestodes-tapeworms/hymenolepis-nana-dwarf-tapeworm-infection

Elliott, David E. "Intestinal infections by parasitic worms." Sleisenger and Fordtran's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Disease. WB Saunders, 2010. 1921-1939.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2-06-17/59493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