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疾控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 2022-06-20 16:00:03 腾讯健康
- 健康
已建成全球最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艾滋病病死率、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重点地方病病区县总体控制消除率达到99.9%……6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京召开的“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系列数字,彰显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疾控体系:能力提升
疾控体系保障着人民身体健康,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支撑。“已有国家、省、市、县4级疾控中心3376家,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5.8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各级疾控机构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副局长雷正龙说。
能力的提升体现在多个方面。雷正龙表示,10年来,我国疫情监测及时性和准确性大幅提升,特别是近两年,通过中央转移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对新冠等传染病的监测范围。我国还建立了国家、省、市、县4级实验室检测网络,各级实验室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检测任务。在国家层面,中国疾控中心现有流感、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4个世界卫生组织参比实验室。此外,近两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援各地开展培训,使流调能力、处置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传染病直报系统在传染病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个于2004年建设的系统至今已安全稳定运行了18年,覆盖了全国几乎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从疾病诊断到报告的平均时间已缩短至约4小时。”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说,直报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显著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减少了传染病漏报现象。去年,以直报系统为基础,扩展实现了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结果的快速报告(即逢阳必报),为密接追踪、流调溯源、疫情研判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传染病防治:成就突出
“我国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10年间,27种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年报告数下降了19.3%,其中肠道传染病下降了67.9%,呼吸道传染病下降了35.6%。”雷正龙说。
以病毒性肝炎为例,冯子健介绍,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已降至很低水平,提前实现了世卫组织西太区乙肝控制目标。2014年,西太区向中国政府颁奖,表彰我国在儿童乙肝病毒感染防控所取得的突出成就。2019年,我国最新一次全国乙肝感染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乙肝感染率进一步降低。
在艾滋病防治方面,输血传播基本上阻断,母婴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也降到历史最低水平。10年间,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由3400多个增加到6000多个,检测人次数增至3.2亿,抗病毒治疗比例和治疗成功比例分别提高到92.6%和96.4%。
2021年6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我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疟疾是我国继天花、脊髓灰质炎、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之后消除的又一重大传染病。”雷正龙说,这意味着终结了疟疾在我国流行肆虐数千年的历史,在公共卫生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同样在我国也有很长流行历史的血吸虫病,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451个流行县(市、区)都达到了传播控制或以上标准,较2010年增加了15.71%。近10年来,没有因新感染而出现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此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已达15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需要强调的是,传染病发病率的下降与防控措施的落实密切相关,防控措施一放松,就可能反弹。”雷正龙打个了比方,“好比一锅开水,如果上面的盖子按不紧,开水的蒸汽有可能把盖翻开,所以,要一如既往地把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慢病防治:健康口号深入人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过去10年,在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方面,将慢性病防控工作和当地的社会、文化建设相结合,累计建成了488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千余个省级示范区,建设健康社区、健康步道、健康公园等8.7万个,“管住嘴、迈开腿”等健康口号深入人心,群众自觉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
吴良有介绍,自2016年我国颁布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开始,“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已成为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标。2021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这4类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5.3%。这意味着每个人在30到70岁死于4类重大慢性病的可能性为15.3%;较2015年下降超过了3个百分点,降幅达到了17.3%,“这个年均降幅接近全球平均降幅的3倍”。
心理健康:突发事件心理干预建章立制
公众对精神卫生的关注度与日俱增。“2013年5月,我国开始实施《精神卫生法》,从法律层面对社会、政府以及公民关于精神卫生相关工作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介绍,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在册登记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已有660万人,在册患者的规范管理率达到92%。
此外,全国目前有精神卫生医疗服务机构5936家,10年间增加了205%,全国现有执业注册的精神科医生5万余人,10年间增加了144%。
陆林表示,近10年来,我国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建章立制的过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公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防治机构为主,专门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治心理服务队伍,设立了心理援助热线660多条。
健康扶贫:最大限度早期发现患者
四川是包虫病流行程度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包虫病成为当地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发布会上,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斌分享了石渠县虾扎二村村民尼玛一家的故事。
尼玛于2014年被确诊为肝包虫病,其丈夫因病失去劳动能力,饱受痛苦折磨。2015年11月,国家和四川省启动了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项目,尼玛和丈夫得到了医治,12万元的手术费最终个人只支付了900余元。术后,夫妻都恢复了劳动能力,2021年全年收入有5.2万余元,已脱贫奔小康。
“致富十年功,痨病一场空”。除了包虫病,四川也是结核病防治人口大省,发病人数多,耐药问题突出。徐斌表示,“十三五”以来,四川共投入3500多万元提升检测能力,目前全省100%的市(州)和99%以上的县(市、区)都具备开展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诊断能力,诊断时间由原来的6~8周缩短到3~4小时,最大限度早期发现患者并纳入治疗。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方面,将耐药结核病纳入扶贫专项救治的疾病。“目前,在结核病患者发现、治疗和管理等关键环节,全面提升防治工作质量,患者的成功治疗率始终维持在90%以上,有效预防了耐药结核病的产生。”徐斌说。
文:健康报记者 张磊 谢文博
来源 ||健康报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2-06-20/59531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东西部医疗帮扶接力 守护血透患者生命通道2022-06-20 16:00:04
- 一图读懂丨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核心信息2022-06-20 16:00:04
- (图表・海报)[二十四节气・夏至]夏至(三)2022-06-20 16:00:04
- (图表・海报)【二十四节气・夏至】夏至(一)2022-06-20 16:00:04
-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开展首例集采起搏器植入术 费用减少60%2022-06-20 16:00:04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科兴集团国企还是私企?董事长是陶晓明吗
2022-04-26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10:33:42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