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不吃米饭了,英国、马来西亚也加入,全球低碳风刮起来了
- 2022-08-04 16:00:03 腾讯健康
- 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自瘦龙健康,中国肥胖问题的死磕侠,我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免责声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只做信息分享,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请随意转发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编辑字数4250字,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最近,韩国统计局放出来一条有意思的新闻:大米价格创历史新低。
原因是韩国人的饮食习惯改变,大米的消费量正在减少,与30年前相比,大米消费量几乎减少了一半。
不只是韩国,隔壁的岛国人,以爱吃寿司著名,他们的米饭量也吃得越来越少,几乎腰斩,肉类和奶制品消费量一直在增加。
这几年,从东亚到东南亚,少吃主食的低碳饮食,正在形成一种流行趋势。
2018年,生酮饮食成为google搜索排行第一的饮食方式。
而在西方国家,比如英国,有国家级的专业机构开始给慢性病人推广低碳饮食,因为可以减轻国家的医疗负担。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已经认可低碳或生酮饮食作为一种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也有大量的患者用实际经历证明它有效。
这篇文章,我们来了解一下全球的低碳饮食现状?
开始低碳饮食的小伙伴,你可能每天都面对很多质疑,来看看国外的情况吧。
韩国,米饭量减半了?
韩国人有多爱吃碳水大家都知道,我们小时候看的韩剧里面,主角动不动就吃拉面、拌饭、炸鸡等等。
年轻人都在偷偷地低碳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韩国人,正在减少吃米饭,因为他们寻求更健康、碳水化合物更少的食物。
一方面韩国近些年肥胖问题也日益严重,据韩国业内人士估计,与减肥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去年已达到 10 万亿韩元。
你应该知道,韩国人的颜值焦虑很高,韩国街头女生普遍化妆,而且从他们发达的整容业来说,年轻人很难接受肥胖身材。
这也就意味着,年轻人会越来越多地拒绝高碳水食物,因为随着宣传和普及,大家也都知道让你长胖的的主要是糖和主食。
另一方面,高碳水或高糖食物对代谢的压力太大,糖尿病、高甘油三酯、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走高。
虽然,这些代谢疾病更多地发病在老年人身上,但是已经有了年轻化的趋势。尤其是肥胖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年轻人。
所以,很多韩国年轻人,都在尽量控制碳水的摄入量。
英国,全国上下支持低碳
我国的年轻人也有和韩国人类似的选择,最明显的就是近几年“抗糖”概念的火爆。
但是,不得不说,我们的脚步还是比较慢,因为反对声音真的太大了,低碳人 的头上,有营养师、医生、传统医学三座大山。
关于营养,全世界都在学习美国,大部分国家的膳食指南都是参考美国农业部的,但是那个指南的背后,有太多的利益相关,不一定适合我们。
同样,我们也在学习国外的低碳饮食,低碳饮食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
在,英国不只有国家医疗体系NHS,还有很多重量级的人物推广。
国家医疗服务机构推广低碳
从2015年开始,英国糖尿病网站(diabetes.co.uk)开始推广低碳饮食,效果非常好,有些患者成功逆转糖尿病。
英国国家服务医疗体系(NHS)也公开支持低碳饮食,主要还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并且有个专业的认证QISMET。
在这个糖尿病网站上,有非常专业的低碳方案指导,甚至有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一周食谱,可以说是手把手教你低碳。
当然,他们并不是盲目推广低碳,对于不同的患者比如I 型糖尿病患者,并不会推荐低碳饮食。
工党副主席低碳治疗糖尿病
低碳饮食在英国越来越流行开来,很多人变瘦、逆转糖尿病,降低了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数,也有更多的全科医生参与进来。
除了普通人,就连英国工党副主席Tom Watson,也用低碳饮食逆转了糖尿病,而且只花了一年就成功了。
Tom Watson接受了媒体采访,也完全没有避讳自己的饮食方案可能会招来非议,呼吁英国改变饮食指南。
Watson可能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低碳饮食推广者,考虑到他的身份,或许是真的能改变饮食指南的人,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当然是因为低碳饮食真的有作用,在 Watson 这样的糖尿病和肥胖患者身上更明显,他最后完全停了药。
马来西亚家庭低碳逆转糖尿病
同样是亚洲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情况跟我们更相似,离不开主食,真是任重而道远,但是喜讯越来越多。
全家人一起生酮会发生什么?
马来西亚的 Farooq 一家,多年来坚持高脂肪、极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全家人都改善了健康问题。
起先是女儿Khir被诊断出患有2型糖尿病,但不是普通的糖尿病,而是“一型半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引起。
医生给Khir开了药,但是她的血糖水平继续攀升。因为她按照传统的糖尿病饮食吃全谷物、水果和蔬菜,可是这种糖尿病更难控制。
普通的糖尿病或许可以吃粗粮加药物勉强控制,但是Khir必须吃更多药。
后来另一位医生建议她减少碳水化合物,起先她觉得很难,但是尝试后她不再疲倦和昏昏欲睡,家人也愿意跟她一块坚持。
最终Khir的糖尿病得到了控制,体重也减少了很多。她的儿子 Azran 体重更惊人,而且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焦虑症及自闭。
但是生酮后Azran体重减轻了20公斤,也不用再吃治疗结肠炎的药物,他的焦虑和心理健康也得到了很大的稳定和改善。
Khir 61岁的丈夫也超重,并且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他一直很担心会患上越来越多的慢性病,但是生酮后体重和血压显着下降。
基尔现年84岁的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她也让自己的母亲参与进来,虽然阿尔茨海默病无法治愈,但是缓解了母亲的衰退。
全球低碳大趋势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全球低碳饮食正在走向越来越流行的方向。一方面是名人的带动效果,另一方面是大量参与者的现身说法(人传人真的很快)。
全球越来越认可低碳
很久以前,对低碳的认可还保留在治疗阶段,特别是对癫痫和糖尿病。健康人用来减肥和其他疾病的治疗,还是比较保守的态度。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指南(2019年)中,第一次承认了低碳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益处,并且认可作为治疗手段。
加拿大糖尿病协会近几年开始意识到低碳对糖尿病的好处,不再建议糖尿病患者摄入45-60%的碳水化合物。
澳大利亚甚至政府部门的报告中质疑糖尿病饮食指南,因为传统的指南推荐吃土豆,米饭,面包等,而报告认为不应该建议这样的饮食。
但是,低碳或生酮正在成为减肥和健康饮食的最新趋势,“keto”是世界上谷歌搜索次数最多的饮食相关话题。
亚洲人低碳更困难?适应速度慢
细心的你也许注意到,利好低碳的消息好像大多数都发生在西方国家,事实上亚洲低碳现状确实不如英美等国。
在美版知乎Quora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亚洲人是不是低碳更困难?
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对亚洲低碳现状比较着急的人提的,还是说单纯对比东西方的低碳难度,不过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从客观的角度对比来看,亚洲国家的饮食习惯更偏爱碳水,我们爱吃米饭面条包子,日本韩国爱吃米饭,东南亚国家也普遍多吃米和粉等。
所以,新加坡推广低碳的医生也会忧虑,传统的饮食习惯对生酮不友好,无形中就提高了饮食成本,不利于参与。
西方国家虽然也吃碳水,但是饮食更偏重肉食、蛋和奶制品等,相对更容易低碳。
现在,很多西方的年轻人慢慢地开始拒糖,避开这些高添加剂的食物。
低碳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在国外低碳生酮起来很容易,鸡牛羊肉、奶酪、蛋类都是生酮友好食物。
关键的瘦龙说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践行低碳?推广低碳?
因为真的谁用谁知道,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低碳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好处。
当然,低碳饮食越火,就越会碰到更大的阻力。
反对低碳的人,各有各的目的,一方面维护自己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维护自己的利益。
对于个人来说,最大的阻力来源于自己,碳水的诱惑让你欲罢不能,对碳水和糖上瘾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吃碳水,反对低碳。
特别是在中国低碳,出门逛逛小摊,家门口的夜市,早点,几乎全是高碳水食物。
这样的环境中低碳,能坚持低碳真的不容易。
当然,我们也不建议把低碳饮食神化,低碳饮食只是一扇门,进来这扇门,接下来你要做的还有很多,不同的人,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低碳饮食方式。
有些人需要严格控制热量,有的人需要精准的营养,所有低碳人都需要用心学习,根据身体的反馈调整,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低碳饮食法。
这也许是阻止低碳发展的另外一个原因,因为门槛高。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2-08-04/60211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霜?不踩雷攻略在这2022-08-04 16:00:04
- 为什么每到 7 月,医生们都盼着大学生开学?2022-08-04 16:00:04
- 韩国人不吃米饭了,英国、马来西亚也加入,全球低碳风刮起来了2022-08-04 16:00:03
-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你知道吗?|世界母乳喂养周2022-08-04 14:00:04
- 击退“痘痘刺客”――猴痘、天花、牛痘、水痘咋应对?2022-08-04 14:00:04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科兴集团国企还是私企?董事长是陶晓明吗
2022-04-26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10:33:42
- 12345连续三次不处理怎么办,1天打3次12345有什么后果?
2022-05-20 09:55:29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小剂量,大能量!久哥他达非拉片5mg-OAD规律/灵活抗ED!
2022-07-20 16: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