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今年上半年,对因疫遇困群众实施147.9万人次临时救助

  • 2022-08-26 18:00:11 健康一线
  • 陈更
  • 健康

中新网8月26日电 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有关情况。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在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民政部在480万人次的临时救助中,对因疫遇困的群众实施了147.9万人次、支出资金4.8亿元;对因灾遇困群众实施临时救助15.7万人次、支出资金1.3亿元。

会上,有记者提问:受疫情和灾情的影响,今年的困难群众可能会有所增多,而且遇到的困难也是多方面的,如何强化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呢?

刘喜堂表示,作为最后一道兜底保障安全网,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方面,我们国家近些年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这里面的社会救助体系既包括民政部门负责的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也包括相关部门负责的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以及受灾人员救助等。在特困供养制度方面,民政部每年救助了467.5万“三无”人员,今年1—6月份,共支出资金248.5亿元。临时救助制度主要是针对解决城乡群众遇到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基本生活困难,今年上半年一共实施了480万人次,支出资金50亿元。今年上半年低保、特困、临时救助这三项一共支出资金1260.7亿元。受疫情、灾情影响增加的困难群众,主要还是以遭遇临时性、突发性的困难为主,不少户籍还不在本地。民政部门主要是通过临时救助来保障这部分人的基本生活。今年上半年,民政部在480万人次的临时救助中,对因疫遇困的群众实施了147.9万人次、支出资金4.8亿元;对因灾遇困群众实施临时救助15.7万人次、支出资金1.3亿元。

刘喜堂称,在因灾救助方面,临时救助只是补充,出现灾情之后,首先是应急管理部门开展的受灾人员救助制度会马上跟进,过渡期的救助结束之后,生活还有困难的,民政部门临时救助马上跟上,所以制度之间有一个很好的衔接。

针对困难群众有可能继续增加的情况,刘喜堂指出,下一步民政部重点从动态监测和综合帮扶这两个方面来强化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动态监测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将更多的低收入困难群众纳入监测范围。目前民政部门建立的全国低收入人口监测信息平台已经收录了6200万人的低收入人口的信息,包括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支出型困难群众、易返贫致贫人员和低保边缘人口,民政部还要把更多的困难群众纳入到监测范围。同时还要拓展平台的功能应用,比如加强跟教育、人社、医保、住建、卫生健康、应急、乡村振兴、总工会、残联等等相关部门的数据比对,针对重病、残疾、就业、就学等情况设置预警指标,建立相应的监测预警机制。

刘喜堂提到,所谓综合帮扶,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针对不同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政策,建立起救助的圈层,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救助帮扶,比如生活有困难的给低保或临时救助,生病了有医疗救助,上学困难有教育救助,住房困难有住房救助,形成分层分类、综合救助的格局,从而通过社会救助体系来统筹救助资源,凝聚救助合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有力、更可持续的兜底保障。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2-08-26/60293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