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像有点那个“文字讨好症”

  • 2022-09-15 12:00:06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作者:brotherkai

你有“文字讨好症”吗?

最近,脱口秀演员杨蒙恩,凭一己之力让这个词汇上了热搜,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所谓的“文字讨好症”,就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常见的搭配包括但不限于:

嗯 → 嗯嗯.gif

好的 → 好滴 好哒 好的呢

收到 → 收到+emoji

“表情包,没有你我怎么活啊!”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会相视一笑,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人或群聊。

而根据“病情发作”的严重性,“文字讨好症”也分为不同的程度和等级:

初级“文字讨好症”患者,在回复他人聊天的时候,还在拿捏“哈哈”与“哈哈哈哈哈”之间的分寸;

中级“文字讨好症”患者,则会带有一些强迫行为,但凡遇到朋友或同事聊天冷场,总是忍不住要发一个表情包收尾;

终极“文字讨好症”患者,则将“病情”扩散到文字以外的肢体语言中,常见的例子是“讨好型加班”——不少网友指出自己下班后仍会逗留在工位上,“摸鱼式”敲键盘、用余光观测上司行踪,伺机而动。

而“文字讨好症”的反面,则是“文字愤怒症”——

有网友总结,在聊天时冷漠地打“收到”、扣“1”,这些看似正常的字眼,暗含患者最后的挣扎。

此类“患者”并不少见。

在真人秀节目《仅三天可见》发起的一项投票中,90%的人表示自己是“讨好型人格”,而70%的人认为这样非常累,每天都像是戴上了“痛苦面具”:

其实,对于习惯在聊天中使用语气词的人来说,这本就是一个悦人悦己的礼貌行为,也并不存在任何“讨好”的问题——

所以这种受人欢迎的说话方式,才会成为“文字讨好症”的效仿对象,但只有使用者本人清楚,字里行间多出了一丝小心翼翼的成分,让自己心累:

主持人杨迪便分享过自己的经历,认为长期的主持工作让他们变成了“讨好型人格”,经常主动成为嘻嘻哈哈的氛围组,但背后“不是真正的快乐”。

另一方面,不真诚的“文字讨好症”,反而也容易让他人困扰,感到阴阳怪气。微博上有不少高赞讨论指出:“工作永远糊弄,回答永远嗯嗯,能不能少点话术、专注工作?”

年轻人,不走心啊。

那么,我们要如何缓解自己的“文字讨好症”?这里给出2个不靠谱方案:

第一种方法是“打不过就加入”——

如果注定要“讨好”他人,不如把它进阶成“糊弄学”:准备好一套万能聊天模板,在任意聊天场合中来去自如,大家心照不宣、看破不说破;

第二种方法是,不妨试一下“文字讨打症”——

不刻意使用语气词、有一说一;不当氛围组,拿出那英、周迅在《脱口秀大会》里的气势,不想笑就不笑,改改“替别人尴尬”的毛病。

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

文末交流:你有过“文字讨好症”吗?

用魔法打败魔法!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2-09-15/60458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