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岁患儿桡骨成角畸形,父母却说未曾受外伤?查体还发现……

  • 2022-10-08 22:00:05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刚过完中秋节,儿科门诊迎来了一位因左桡骨畸形入院的患儿——6 岁的童童。

接诊后查体发现,患儿左侧桡骨向桡侧成角畸形,成角约 30°,前臂旋转活动无受限。但奇怪的是,童童和他父母都说左桡骨没有受过外伤。

医生又进行了一轮仔细查体,发现患儿腰侧有数个皮下瘤体,可随皮肤移动且有明显压痛,患儿背上还有一大片褐色斑点

「这是晒的吗?还是贪玩磕到了?」童童妈妈问道,显然她也不知道儿子身上的褐色斑从何而来......

临床上,你是否遇到过童童这样的患儿?可能病因是什么?

根据病情描述,有经验的医生大概已推测出童童很有可能是「Ⅰ 型神经纤维瘤病」

Ⅰ 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由 NF1 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可累及皮肤、神经系统、骨骼、软组织、内分泌等多种系统。中国暂无流行病学数据,据估算我国 NF1 发病率约 5/百万 *;其中 50% 的病例有遗传症据,其余 50% 则为新突变患者[1-3]。

NF1 的典型临床体育bd,包括咖啡牛奶斑、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腋窝或腹股沟雀斑等[1]。其中,神经纤维瘤是其特征性体育bd之一,随着体表及体腔的生长可引起局部疼痛、外形毁损及功能障碍等[1]。

诊断标准:临床特征,结合家族史筛查

根据 2021 年发布的《Ⅰ 型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1],NF1 的诊断标准为:

6 个或以上咖啡牛奶斑:在青春期前直径 > 5 mm 或青春期后直径 > 15 mm;

2 个或以上任何类型的神经纤维瘤或 1 个丛状神经纤维瘤(plexiform neurofibroma,pNF);

腋窝或腹股沟区雀斑;

视神经胶质瘤(optic pathway glioma,OPG);

裂隙灯检查到 2 个或以上虹膜错构瘤(Lisch 结节),或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近红外(NIR)影像检查到 2 个或以上的脉络膜异常;

特征性骨病变,如蝶骨发育不良、胫骨前外侧弯曲,或长骨假关节生成;

在正常组织(如白细胞)中具有等位基因变体分数达 50% 的致病杂合子 NF1 变异体;

以上,对于无父母患病史者,满足 2 条或以上临床特征可被诊断为 NF1;有父母患病史者满足 1 条或以上临床特征可被诊断为 NF1。

筛查要点:MRI 等影像学检查 + 多学科会诊

NF1 的早期体征往往都易被忽视,会与其他疾病混淆;且国内对此病的知晓率低,这导致患儿常未能在疾病发生的初期及时确诊。

临床上遇到类似童童的疑似病例时,医生需根据患者的病史、体育bd和体征仔细判断,必要时进行多学科会诊,避免造成误诊、漏诊。

此外,约 50% 的 NF1 患者表现为丛状神经纤维瘤(pNF)[4],pNF 通常沿神经束及其分支生长,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肿块,且常涉及多个神经束。由于其临床表现及特性较为隐秘,往往需要借助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与多学科会诊,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在已确诊的 pNF 患者中,MRI 可帮助识别结节病灶是否即将发生恶变。

研究表明,NF1 患者罹患癌症的总风险是一般人群的 2.7 倍,预期寿命比一般人群短 10 至 15 年[5]。因此,建议每年均需对 NF1 患者安排随访,内容包括皮肤咖啡色斑检查、眼科检查、小儿身体发育评估、动脉血压测量等;对阳性的体育bd体征应进一步详细检查,一旦发现残留病变再增长或有新病变发生应高度重视。

现在,你知道该如何明确童童的诊断了吗?

治疗 tips

● 目前,国内对于 NF1 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仍以手术及对症治疗为主。但据统计,术后 NF1 复发风险高达 50%[6]。

●药物治疗方面,国内外已有部分药物取得一定进展。如小分子 MEK 抑制剂司美替尼 (selumetinib)在 2020 年进行的II 期临床试验显示,在试验中,35 例(70%)患有不宜行手术切除的 NF1 pNF 患儿表现出纤维瘤持续性缩小达 20% 或以上[1];可喜是,该药2022 年 6 月在我国上市申请已获受理[7]。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内容审核:王茉

项目审核:孙瑜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 中国 NF1 发病率的估算方法:

中国 NF1 发病率 = 新生儿发病率 x 中国人口出生率

根据全球数据推算,新生儿发病率为 0.33‰[2],2016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出生率数据为 13.57‰[3],计算得到中国 NF1 发病率约为 5/百万。

参考文献

[1]. 王智超,李青峰.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1,35(11):1384-1395.

[2]. Agaimy A, Vassos N, Croner R S. Gastro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of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Recklinghausen’s disease): clinicopathological spectrum with pathogenetic consider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2012,5(9): 852.

[3]. 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库. 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302&sj=2021

[4]. Carrió M,Gel B,Terribas E,et al. Analysis of intratumor heterogeneity in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plexiform neurofibromas and neurofibromas with atypical features: Correlating histological and genomic findings[J]. Hum Mutat,2018,39( 8) : 1112-1125.

[5]. Walker L, Thompson D, Easton D,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cancer incidence in the UK. Br J Cancer. 2006;95(2):233-238. doi:10.1038/sj.bjc.6603227

[6]. Prada CE, Rangwala FA, Martin LJ, Lovell AM, Saal HM, Schorry EK, Hopkin RJ. Pediatric plexiform neurofibromas: impact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J Pediatr. 2012 Mar;160(3):461-7. doi: 10.1016/j.jpeds.2011.08.051. Epub 2011 Oct 11. PMID: 21996156.

[7].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9f9c74c73e0f8f56a8bfbc646055026d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2-10-08/60758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