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型老人”更皮实!加拿大新研究揭示性格决定晚年质量

  • 2022-10-15 12:00:02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受访专家: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常任理事 王一牛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任琳贤

你是“蒲公英”还是“兰花”?近日,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30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的调查发现,在认知衰老过程中伴随着一种“蒲公英与兰花现象”。人的认知储备就像一方池塘,随着年龄增长,池塘水位缓慢降低,而一旦因为某些原因导致池塘过快干涸,就会表现出认知障碍。这项研究发现,“兰花型老人”的认知储备会比“蒲公英型老人”更容易受到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在同等环境下,“兰花型老人”若不能很好地适应,会比“蒲公英型老人”更容易出现“认知早衰”。

早在2005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儿科和精神病学荣誉教授托马斯·博伊斯和他的团队就提出,在儿童成长中的“蒲公英-兰花”理论,这是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蒲公英型孩子”就像蒲公英一样,对环境适应性强,好养活,但是开出来的花一般,成长中不会出大岔子,也少有惊人的成就。而“兰花型孩子”就像兰花,生长对环境有苛刻的要求,在不适宜的环境里,孩子可能走向歧途,而在适宜的环境里,兰花盛开的美丽足以惊艳众人。

西蒙弗雷泽大学的新研究指出,这个理论虽然最初用来解释儿童不同发展轨迹,但这个框架也适用于生命的“另一端”——老年人。研究人员通过老人的生活环境、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方式等信息来评估,发现“蒲公英型老人”的认知储备水平受外部因素影响不明显,而“兰花型老人”则明显表现出认知储备水平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密切关联。其中,积极阅读、做文字游戏、做手工、使用电脑、适度锻炼、受教育等因素对“兰花型老人”的认知储备有积极影响,吸烟、持续的健康问题、住房问题、负面舆论等对认知储备有负面影响。拥有积极因素更多的“兰花型老人”,认知储备水平更高,甚至高于“蒲公英老人”;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中有更多消极因素的“兰花型老人”,认知储备则表现出较低水平。

“在老年群体中验证‘蒲公英-兰花衰老理论’,具有创新性。”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常任理事王一牛说,“蒲公英”和“兰花”是两种十分鲜明的气质类型,这与我们过往常提的希波克拉底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分类相似,都体现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它们没有优劣之分,都有长处和短处,大家不要用不同特质来给人“贴标签”“下评论”。

王一牛介绍道,这个理论最早在儿童中提出,主要因为儿童青少年尚未形成完善的人格,在未来成长中还可以更好地塑造。而对于老年人而言,有一句名言:“一个老人,他更像他自己。”随着年龄增长,老人饱经生活磨砺后,会活得更像自己,天生的气质秉性也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印记在日常生活行为中。所以,无论“兰花型老人”还是“蒲公英型老人”,他们都不必刻意地改变自己,“做自己”是让晚年更幸福的首要秘诀。

其次,伴随年龄增长,老人会更加能认清自己,建议根据自己的性格特质,选择不同的晚年生活。

性格皮实的“蒲公英型老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幸福感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更有掌控力。觉得自己适应能力强的老人,要保持自信和洒脱,积极去经营晚年生活,同时,蒲公英总要着地生根,应放宽眼界,接纳其他老人,避免自己陷入不关心他人、过度自我的情况。

经常担心自身健康或时常挂念外界人和事物的“兰花型老人”,为自己打造一个健康、安定的生活环境,也能拥有精彩的晚年生活,比如居住、社交环境稳定,有相对规律的生活,坚持定期适量的运动,多进行阅读、书法、写作、绘画等“内向型”兴趣活动。如果有了健康疑虑,一定要及时解决,比如一年做一次体检,对自己的健康有个谱;若是觉得外部环境让自己不胜其烦,就先尝试把自己调回“稳态”,比如规律作息、与固定的人交流、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逐渐将心里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淡化,或向家人、朋友寻求帮助,别积郁在心里。

最后,王一牛说:“如果我是兰花,就让花朵最高洁;如果我是蒲公英,就让种子播撒最远。”▲

责编:赵子莹

主编:李迪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2-10-15/60892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