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老师上网课时遭遇“网络爆破”:不要试图去理解恶人

  • 2022-11-08 18:00:02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最近河南的一位中学老师在上网课的时候遭遇了“网络爆破”(被黑客侵入网课直播间用污言秽语进行辱骂),被网暴后突发急病不幸去世。

我了解了一下,在网络上居然是有这么一类“爆破手”存在,甚至还有群,专门黑进各类网课会议进行捣乱,强行用骚扰信息霸屏,辱骂他人,播放不雅视频……

然后这几天我收到了好几位记者朋友的来电。

他们问我:“老师,请问这些网暴的人是什么心理呢?我们感到很不能理解。”

还有人问:“能不能分析一下他们这种心理的成因啊?……他们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外因?需要全社会去帮助?”

我回答:“首先,他们的心理要分析当然可以分析出来,我以前也专门写过网络施暴者的心理根源。”

借这个机会再复习一下:

一、网暴者是什么心理?

他们网暴他人,并不是因为别人做了什么,而是他们想使用精神暴力去霸凌别人。

他们会观察被网暴者的反应——如果你冷静,平和,他们就会进一步拱火、发动更猛烈的人身攻击;如果你生气、委屈、受伤,他们会越发斗志昂扬——这就是典型的在试图操控别人的情绪。

比如,在那些“爆破群”中,群友们还会洋洋得意地分享自己的“胜利战果”:又如何恶心了多少人,哪些经验不丰富的老师被急哭了,下次再遇到了还要怎么怎么升级行动……

你问他们有什么目的?又是出于什么心理为什么要损人不利己?因为他们就是坏种啊,就是要作恶啊,根本不在乎别人是什么感受。只要别人痛苦了,他们就舒坦了。

网络暴力,它的关键词不在网络,而在暴力。它和家庭暴力、校园暴力、街头暴力等其他各种暴力一样,本质就是恃强凌弱,他们的目的就是欺负(老实)人,来发泄自己人生中的压力和不如意。网络喷子就和那些校园霸王、街头流氓一样,瞪着眼睛寻找来来往往的猎物:“我这满身的不如意该找谁发泄呢?今天就是你了。”

但是好人为什么要承受这样无耻之人的欺辱呢?因为好人要脸,道德感强,规则感强,太善于自我反思——好人想象不到恶人会为坏而坏,好人甚至会以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或者对方一定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作恶

这就要引出我想说的第二点——

二、不要试图去理解恶人

我告诉记者朋友:“其次,我认为,我们不要试图去‘理解’他们。因为有些人就是天生坏种,是没有共情能力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不要有太多人涌上去了解他们‘背后的原因’。”

一旦我们对他们“背后的原因”作了太多分析之后,反而容易让一些共情能力太强的人造成“他们情有可原”的错觉——尽管专业分析的本意并非如此。

共情能力过强之人对于共情能力缺失之人的错觉,体现在两个方面:

1.总以为坏人做坏事是有苦衷

我们人类的种类多样性实在太丰富,例如,人群中的共情能力就呈现一种正态分布,可能大部分人都处在1个标准差以内,但不可否认的是确确实实有人他们的共情能力几乎为零,即他们属于正态分布的那最后2.5%

同时,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推己及人的倾向,这就是所谓的“投射效应”了。

这样的效应导致善良的人和邪恶的人之间根本无法互相理解。

邪恶的人会觉得:“你为什么能处处做出一副好人的样子?你一定有别的目的。我一定要把你害到最惨,看看你还能不能继续装好人。”

善良的人会觉得:“他怎么能做那些匪夷所思的坏事?一定是我哪里做得还不够好,一定是我没能理解他内心不为人知的苦衷。”或者就像之前问我的记者一样,好奇:“是不是有一些外部因素导致了他们的这种扭曲?”

因此,每当社会上发生了一些恶劣的事件之后,我最反对的就是两种论调:

一个是“受害者有罪论”——比如,女孩被侵犯了是因为穿的裙子太短了;

另一个就是“加害者有理论”——比如,某某当街砍杀无辜,是因为他找工作找不到了;谁谁侵犯女孩,是因为彩礼太高他娶不上媳妇了;谁谁滥用网络暴力,是因为他原生家庭缺乏关爱了;某某杀害无辜的孕妇,是因为她曾经不慎小产失去孩子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用分析这些人的犯罪心理了,尤其是对一些还值得改造的人,弄清楚根源有助于帮助他们改邪归正,或者以后对于类似的苗头可以及时遏制,减少对社会的危害。但我始终认为,我们要弄明白研究犯罪心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尽最大可能地避免社会不安因素产生,而不是为了去猎奇、甚至是去理解“原来他们也有可怜的一面”“是我们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不够”。

不要去和恶人共情,因为恶人本身就没有共情能力。

2.以为恶人都能够被教育好

不可否认,做错事的人里面有很多还是可以被教育好的(不然教育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但也有很多是教不好的。我经常在一些安全防范意识科普的视频或文章下面看到有人反驳:“你与其教我们怎么防范,不如去教教他们别害人。”甚至有人将安全防范知识普及和“受害者有罪论”给等同起来。

这种言论我也是不赞成的。

第一,教育他们别害人,和教我们学防范,二者并不冲突。简单粗暴地将这类科普扣上“受害者有罪论”的帽子,反而会让作者以后更不敢普及防范知识。

第二,得是多天真的人,才能认为坏人会因为看到了受害者的痛苦,或者因为背负上道德谴责的压力,就不去害人了呢?

著名的共情研究者Baron-Cohen曾在他的书《the science of evil》中,对这些残酷行为的背后机制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他的“共情腐蚀”的观点:即当某个人作恶时,他的共情遭到了腐蚀。这样的共情腐蚀会导致作恶者要么无法识别他人的意图和内心感受,或者识别出来了却无法在内心唤起相应的感同身受的反应。

教育不是万能,心理学分析的作用也有其局限性。对于没有共情能力的恶人,只有依靠法律的铁拳才行。

三、如何有效应对网暴?

不要反思自己,要反击对方。

有人质疑过我:“如果你不去共情他们背后的苦处,不去反思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原因,还反过来和他们对线,那你岂不是变成了和他们一样的人?”嗯,我没有左脸挨了巴掌还要伸出右脸的宽恕美德,我只信奉“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迎接它的只有猎枪”。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2-11-08/61193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