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长胖一点,你可能就离13种癌症更近了一点

  • 2023-01-09 10:00:02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身边的胖子越来越多了……

“三人行,必有一胖“,不论姑娘们还是年轻小伙们,都在天天嚷着要减肥。

俗话说,一胖毁所有——臃肿的身材可能让你无法穿上心仪的衣服,无法面对体重秤上增长的数字,甚至还可能影响到容貌。

然而,肥胖“毁”的不仅仅是外表,还会引发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

肥胖除了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之外,大量证据表明,肥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也存在关系。[3]

肥胖是一种由于体内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加,脂肪组织分布异常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体质指数(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通常表示为 kg/m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对于20岁以上的成人,BMI>25 kg/m2视为超重,BMI>30 kg/m2即属于肥胖。我国分别以24 kg/m2≤体质指数(BMI)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全球有超过20亿人超重或肥胖,其中有超过10亿人患有肥胖症,全球肥胖流行率在过去40年间增长近三倍[1]。

而我国有超过1/2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已成为世界上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2]。

新证据表明:超重和肥胖与13种癌症相关,已成为第二大肿瘤危险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胖子似乎更容易受癌症“青睐”。

目前已经发现,这13种癌症特别喜欢“找上”胖子。

根据2012年的数据,全球范围内,约有54万例癌症的发生可归因于肥胖。十年过去了,这个数字越来越大。

2012年因体重超标(BMI≥25kg/m2)导致的

癌症病例所占比例和数量[4]

而且,肥胖的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癌。

因肥胖发生癌症的女性患者数量是男性的2倍多,这可能是因为女性的常见癌症——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都和肥胖脱不了干系。

2012年男性和女性因体重超标(BMI≥25kg/m2)

导致的各种癌症所占比例[4]

还有研究发现,肥胖越严重,癌症风险就越高。

BMI与总体癌症风险非线性关系曲线 [5]

随着体质指数(BMI)的增加,患癌风险也随之升高,且增速惊人。其中,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对体重的增加最为敏感, BMI每增加5个单位,发生这两种癌症的风险分别增加48%与45%[5]。

BMI与各部位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5]

大量研究证明,超重和肥胖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以下三个:

1.脂肪因子

抵抗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因子,是肥胖引起肿瘤的关键性因素,抵抗素可以参与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使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更快,更容易扩散[6]。

2.慢性炎症反应

肥胖与肿瘤密切联系的核心环节是慢性炎症反应。肥胖者的细胞因子(例如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可以促使局部呈慢性炎症反应状态,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组织重构和血管新生过程[7]。

3.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是肝细胞癌和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胰岛素可以直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也可以通过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的合成,增强IGF的活性,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7]。

减肥可以让癌症风险减少30%、死亡率下降近一半!

超重和肥胖者通过减重,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率、转移率,并延长寿命。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发现,进行减重手术可以显著降低肥胖相关癌症发病率和癌症相关死亡率。肥胖患者在手术后可以减重20%~40%,而且效果往往可以维持超过十年。

体重减轻的越多,患癌风险就越低。与未接受减重手术的同龄人相比,接受减重手术的肥胖成人的患癌风险降低了32%,癌症死亡风险降低了48%[8]。

话说至此,相信很多胖子已经开始下决心制定减肥计划。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科学地控制体重?

最科学的控制体重的方式不外乎“管住嘴,迈开腿”。

1.改善饮食方式

要想控制体重,饮食上要注意限制热量:低能量、低脂肪、适量摄入蛋白质。同时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食物。避免进食油炸食物,尽量采用蒸、煮、炖的烹调方法,避免加餐、饮用含糖饮料[9]。

2.运动锻炼

运动是控制体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期规律运动有利于减轻腹型肥胖,控制血压,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运动量和强度应当逐渐递增,最终目标为每周运动 3~5天,总时长在150分钟以上。

运动方式建议采取中等强度的运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等。同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活跃的生活方式,如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多做家务,减少静坐时间,将有益的体育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9]。

审稿专家:彭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besity-and-overweight.

2. Pan XF, Wang L, Pan A. Epidemiology and determinants of obesity in China.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 Jun;9(6):373-392. doi: 10.1016/S2213-8587(21)00045-0. Erratum in: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 Jul;9(7):e2. PMID: 34022156.

3. 赵丹鹤, 朱蒙蒙, 叶洪娟, 等. 肥胖相关因素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J] . 肿瘤研究与临床,2016,28 (6): 426-429. DOI: 10.3760/cma.j.issn.1006-9801.2016.06.018

4. Sung H, Siegel RL, Torre LA, Pearson-Stuttard J, Islami F, Fedewa SA, Goding Sauer A, Shuval K, Gapstur SM, Jacobs EJ, Giovannucci EL, Jemal A. Global patterns in excess body weight and the associated cancer burden. CA Cancer J Clin. 2019 Mar;69(2):88-112. doi: 10.3322/caac.21499. Epub 2018 Dec 12. PMID: 30548482.

5. Fang, X., Wei, J., He, X., Lian, J., Han, D., An, P., Zhou, T., Liu, S., Wang, F. and Min, J. (2018), Quantit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and the risk of cancer: A global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Int. J. Cancer, 143: 1595-1603. https://doi.org/10.1002/ijc.31553

6. 赵丹鹤,朱蒙蒙,叶洪娟,等. 肥胖相关因素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J]. 肿瘤研究与临床,2016,28 (6): 426-429. DOI: 10.3760/cma.j.issn.1006-9801.2016.06.018

7. 李干斌,韩加刚,王振军.肥胖促进恶性肿瘤发生的机制探讨及研究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21,29(10):996-998.

8. Aminian A, Wilson R, Al-Kurd A, Tu C, Milinovich A, Kroh M, Rosenthal RJ, Brethauer SA, Schauer PR, Kattan MW, Brown JC, Berger NA, Abraham J, Nissen SE. Association of Bariatric Surgery With Cancer Risk and Mortality in Adults With Obesity. JAMA. 2022 Jun 28;327(24):2423-2433.

9.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等. 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 (02): 95-101.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20.02.002

分享:

本文地址://www.styjt.com/jiankang/2023-01-09/62226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