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罕见病系列报导之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例患者接受伊奈利珠单抗治疗视神经脊髓炎(NMOSD)

  患者张某某,49岁女性,三个孩子的妈妈,家中家务及育儿的顶梁柱,既往干燥综合征病史,间断红、白细胞及血小板三系减低,由于未影响劳动能力,未接受治疗。半年前突发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伴尿便失禁,于外院诊断为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可能,经大剂量激素冲击并予一次环磷酰胺治疗后好转,恢复行走能力,由于患者对激素耐受性差,出现了肥胖、满月脸等不良反应,遗留压力性尿失禁未缓解。

  不足半年病情再次复发,迅速瘫痪在床,双下肢无力不能抬离床面,胸腹及双下肢麻木,尿便潴留,右眼视力下降。脊髓核磁共振检查显示患者颈段、胸段脊髓内出现广泛长节段异常信号,考虑脱髓鞘病变(见下图),右眼神经炎导致了视力严重下降,血及脑脊液特异性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明确诊断视神经脊髓炎(NMOSD)、干燥综合征。在当地医院后再次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但体育bd仍持续逐渐加重,肢体麻木平面上升胸骨柄节段,双下肢完全。迫于病情,转入上级医院治疗,给予紧急采取了三次血浆置换,病情未进一步加重,但肢体瘫痪无任何缓解,还出现了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明显下降,全身水肿等不良反应。

  患者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患者病情较重,给予及时安排住院。我科神经免疫学组专家判断患者为NMOSD合并干燥综合征,病情重,对常规治疗无效,且出现了明显不良反应,同时患者伴有明显抑郁,失眠,食欲差,上呼吸道感染。神经免疫团队给予综合全面治疗,应用国际最先进生物靶向药物-CD19拮抗剂(伊奈利珠单抗)治疗,同时调节患者情绪、睡眠,营养支持,防治感染,防治下肢静脉血栓等措施。1周后缓解肌力开始恢复,双下肢肌力由2级改善为3级,睡眠、饮食、情绪也逐渐改善。伊奈利珠单抗靶向B细胞抗原CD19并有效耗尽循环B细胞,从而抑制炎症性NMOSD攻击;同时该药能够明确改善治疗该患者干燥综合征。

  3周后,患者再次入院接受第二次伊奈利珠单抗治疗。此时的患者双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能够独立行走,视力明显恢复。对治疗和疾病的康复很有信心,情绪明显好转。第二次伊奈利珠单抗输液治疗同样顺利完成,复查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由于生物靶向药物的应用,患者预期可以快速激素减量,目前门诊随诊复查。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2020年中国NMOSD发病率约为0.278/(10万人·年)。该病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现多以严重的视神经炎、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为主要表现,约70%-80%的患者AQP4抗体阳性。该病具有极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90%以上为多时相病程,其中40%~60%在1年内复发,约90%在3年内复发。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免疫学组由张兆旭、何洋、姜红、孙玥等专家组成,擅长神经系统疑难病诊治和罕见病的诊治,具有独特的诊治思路。对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自身免疫性脑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神经系统病变、风湿免疫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等神经免疫疾病有丰富治疗经验,应用国际先进生物靶向药物(CD19、CD20、C5补体、IL-6、TNF-α、FcRn、BLys、BTK)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神经免疫学组张兆旭专家指出:伊奈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无岩藻糖基化的IgG1κ单克隆抗体,其靶向B细胞特异性抗原CD19。伊奈利珠单抗在NMOSD中治疗效果背后的确切机制尚待确定,推测可能与B细胞结合,导致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相关。CD19对B细胞谱系的细胞具有特异性,包括前体B细胞、浆母细胞和浆细胞亚群。浆细胞是自身抗体(如AQP4抗体)的主要来源。一些B细胞还产生IL-6,其在NMOSD患者中升高,因此,B细胞耗竭可以有效抑制NMOSD的炎症发作。

  神经免疫团队在神经内科主任刘尊敬教授大力支持下,为方便患者就诊,开设了重症肌无力门诊,周一下午,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重症肌无力门诊。

分享:

本文地址://www.styjt.com/kuaixun/2023-04-20/63815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