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针灸:陆氏针灸特色及临床经验(上)

  取穴时,手足同名经相应的部位往往可按到压痛点,根据“宁失其穴,毋失其经”的原则,可针刺相应部位的痛点或穴位。

  治疗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如疼痛转移,也应随病变转移部位取穴;如出现酸麻体育bd,可改为局部取穴加拔罐;有时同侧取穴效果不显时,亦可根据巨刺理论,用对侧同名经穴左右交错而刺。

  “陆氏针灸”是我国现代针灸学术界的一大流派,2009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氏针灸”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源于“陆氏针灸”的创始人、我国现代著名的针灸学家、针灸教育家和临床家陆瘦燕先生和他的夫人朱汝功女士一生在针灸领域的不懈努力。笔者现简介“陆氏针灸”的医疗特色及临床经验。

  经络学说为辨证主体

  陆瘦燕夫妇在数十年的临床工作中,一直重视经络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认为“经络学说从孕育、诞生到发展,皆与针灸息息相关,如失去经络学说的指导,实践中就会迷失方向,缺乏理论依据,在千变万化的病例面前,必然不知所措。因此,必须明辨病在何部,属于何脏何经,有了病所和经络联系的概念后,才能处方配穴。”

  在深入研究经络理论的同时,他们还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譬如对经气的含义、十二经脉标本和足六经根结的理论、十二经脉同名经相接的关系以及“六府之合”的意义等问题,首先作了阐发;启前人之奥秘,开后学之先河,为解决针灸教学和临床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临床擅用远道取穴

  针灸理论中有“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的原则。

  陆瘦燕在临床实践中,依据十二经脉“标本”、“跟结”、“气街”的理论,对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作了摸索和观察,发现人体四肢及躯干之间,上肢与下肢之间不仅关系密切,而且在疾病反应及治疗上都有一定的规律,都有相互对应的关系。

  陆瘦燕认为:一是运用同名经远道取穴的方法,首先必须辨清疼痛部位的所属经脉。

  二是在取穴时,手足同名经相应的部位往往可按到压痛点,根据“宁失其穴,毋失其经”的指导,可针刺相应部位的痛点或相应部位的穴位。

  三是治疗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如疼痛转移,也应随病变转移部位取穴;如出现酸麻体育bd,可改为局部取穴加拔罐;有时同侧取穴效果不显时,亦可根据巨刺理论,用对侧同名经穴左右交错而刺,往往有效。

  【病例1】:肩痛

  王某,女,43岁。诉:右肩关节疼痛2周。患者因提重物扭伤,在肩关节内侧有自发痛,压痛拒按,抬举时自觉筋脉牵制。陆瘦燕诊其痛处属手太阴经部位,根据“手足同名经上下贯通”、“同气相求”的原则,疏调经气。

  处方:三阴交(右)。

  手法:用平针法,提插结合捻转,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其间加强手法1次。

  针后,肩部疼痛明显减轻,但仍感肩部抬举时筋脉牵制,按筋会阳陵的原则,取同侧阳陵泉,手法如上,病者疼痛基本消失,抬举轻松。后又巩固针治2次而愈。

  【病例2】:头痛

  杨某,女,30岁。诉:头痛7年多。患者头痛7年,近年来每月发作1次,每次4~5天,服止痛片无效。就诊时,右额颞部疼痛如劈,伴有恶心呕吐,微有口臭,精神烦躁,汗出如珠,面红,下肢冰冷,仰卧不能稍转,呻吟不已。脉弦滑,苔薄质绛。

  陆瘦燕认为,此乃胃中积热,阳明郁火循经上扰;肝火上炎,阻滞清空,额颞部系阳明、少阳脉气所过,故疼痛如劈。根据“标本”、“根结”理论,“上病下取”以泻火潜阳,宣络止痛。

  处方:足三里、内庭、合谷、足临泣、太冲/双。

  手法:用平针法,提插结合捻转,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捻转1次。

  针后15分钟,疼痛逐步减轻,半小时后,疼痛消失,喝水未见再吐。后又巩固治疗2次,2个月后随访未发。

  全面切诊 注重肾胃

  陆瘦燕夫妇指出,针灸在临床辨证上与其他各科一样,通过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来分辨病因病机、决定疾病的性质、病在何脏何经,但针灸治病的方法是用针或灸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从而发挥疏调经气、补虚泻实的作用。

  因此,必须了解病者整体情况,提出四诊中的切诊,除了切寸口脉外,还应切“肾间动气”、“虚里之脉”、“太溪”、“冲阳”、“颔厌”、“太冲”等脉,以察元气之盛衰,肾气胃气之虚实,上下左右之偏胜。 同时,应仔细切按经脉的皮部及有关的腧穴,如背俞穴、腹募穴、原穴及下合穴,察其有否异常反应,以帮助正确辨证,掌握病者的整体情况,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们“以经络学说为辨证论治主体”的学术思想。

  【病例3】:哮喘

  赵某,男,33岁。诉:气促痰鸣,病延10载。兼见眩晕、健忘、神疲梦遗,苔薄舌绛。脉细而虚大,尺部无力,太溪小弦,冲阳虚弱,颔厌脉盛。按脉论证,似属肺肾同亏,虚阳上亢,下虚上盛之疾,治宜先标后本。

  处方:肺俞(双)补,天突泻,关元补,肾俞(双)补,复溜(双)补,太溪(双)泻,神门(双)泻。

  手法:提插结合捻转。

  复诊:治疗20余日以来,喘促已平,睡眠尚佳,精神渐振,梦遗已固,眩晕仍有轻微发作。左太溪较亢,余脉已平,再从上治。

  处方:上方减复溜、神门,加丰隆、足三里、三阴交。

  本例哮喘,陆氏通过全面切诊,断为肺肾两虚,相火浮越,下虚上盛之证,补肺俞、肾俞、复溜以培补肺肾,取关元益元纳气,刺天突以降气,泻神门以宁神,先泻太溪以泄躁浮之相火,待太溪脉转静,改用补法以益肾水,另加丰隆化痰,三阴交养阴。共针治10次,证情稳定。

  【病例4】:膏淋、血淋

  肖某,男,28岁。诉:小便乳白兼粉红色已2年。患者自1960年起发现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每进多脂肪食物后,浓如牛乳,疲劳后亦然,迁延2年,未能治愈。近4个月来更甚,经外院泌尿科检查,诊断为血性乳糜尿而转来求治。

  陆瘦燕认为患者小便乳白色,兼有血液,并见面容消瘦,头昏纳呆,胸闷腹胀,神疲乏力,脉濡数,苔薄腻而黄,切按经络有关腧穴,在任脉膻中、水分、神阙、中极穴,胃经气户穴及脾募章门穴均有压痛。此系湿邪内郁,脾虚不运,中州受困,三焦痞塞,蕴湿化热,腐脂成膏,损伤肾络,以致膏与血并,随溲而下,治当温运三焦,利湿化滞为主。

  处方:1、针刺穴:脾俞(双)补,三焦俞(双)泻,委阳(双)泻,中极泻,阴陵泉(双)泻,气冲(双)泻。

  2、灸穴:膻中、水分、神阙、石门、章门(双)、气户(双)

  手法:针刺提插结合捻转,留针20分钟。灸法用隔饼灸,下垫药末,每次2穴,每穴5~7壮。

  针刺、饼灸间日交替治疗,计各施治38次,诸证消失,出院前行激发试验,顺利通过。出院后随访2年未发。

  本案,陆瘦燕通过全面切按经络有关腧穴,发现其切痛点大多在任脉和胃经上,任脉贯穿上、中、下三焦;中土脾胃与湿邪关系最为密切,再结合其他脉证,断为湿阻中州,三焦痞塞。在处方配穴上,针刺与艾灸同用,对有压痛的相关穴位都进行了治疗。以经络理论指导临床,并融会贯通,整体治疗,实是其医疗上的精辟之处。

  附:温灸药饼方:白附子、生草乌、丁香、苍术、小茴香、细辛、乳香、没药各45克,蜂蜜150克,鲜葱30克,生姜30克。

  温灸五香散方:细辛、白芷、丁香、木香、乳香、大茴香各45克,研末备用。

分享:

本文地址://www.styjt.com/kuaixun/2023-10-31/66214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