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动脉瘤又有新进展

冬雷脑科成功主办第五届脑动脉瘤介入技术研讨会

一位56岁的中年女性,因为半边头痛就医,检查发现颅内多发动脉瘤。上海冬雷脑科医院采用植入血流导向装置(FD)的方法,为其成功手术,半年后复查已完全愈合,没有任何并发症或后遗症。

主刀专家、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诊专家盖延廷教授介绍,该患者动脉瘤的位置位于大脑中动脉的分叉部,累及两根血管,如果按传统方法治疗,需要开颅并接血管,手术复杂,并发症等相关风险也比较大。

动脉瘤是发生在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类似轮胎鼓包凸起,随时可能破裂导致颅内出血,被称为“不定时炸弹”。FD治疗通过密网支架的释放重建血流方向,使动脉瘤血栓化,促进血管内皮的再生及修复,最终使瘤颈闭合而治愈。这种方法体现了治疗理念的转变,为复杂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图景。3月23日,冬雷脑科主办的“第五届长三角脑动脉瘤介入新技术研讨会”召开,就聚焦于这一新技术。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郑大一附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及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的近百位专家,交流了FD治疗在颅内不同瘤种的应用,出血并发症的应对等问题。

FD治疗在面世之初,仅限于大型、巨大型动脉瘤,经多年验证安全有效。目前这一新术式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适应症,已经拓展到了中小型动脉瘤以及小动脉上的动脉瘤。大量的文献报道证实,这些治疗无论在临床疗效、动脉瘤的闭塞率、以及安全性方面,都非常优秀。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分享的病例就包括在远端动脉瘤、床突段窄颈大动脉瘤、基底动脉大动脉瘤、分叉部(含累及分支血管)动脉瘤、破裂脑动脉瘤(含血泡样动脉瘤)等多个瘤种。

尽管FD治疗总体而言效果非常好,但也有一定的概率会出现脑出血、动脉瘤出血或脑缺血梗塞等并发症。本次研讨会设置了相关专题,探讨了FD治疗后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专家们介绍,采用FD结合弹簧圈的致密填塞、或采用多个FD、或者结合其它类型支架进行治疗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经验。此外,在治疗策略上,还可以采用分期治疗的办法来降低出血风险的发生。总之,对于患有不同瘤种的不同患者,应该遵循专科医生的意见给予个性化治疗。

手术装置的改进,也有助于FD治疗有更好的发挥。本次研讨会设置了“血流导向装置的材料属性及临床优势”专题会,数家主流厂商的最新产品先后亮相。

盖延廷介绍,手术装置在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改进,可以让手术更简单、更精准,医生的学习周期也会变短。比如,新型的FD可以被更细的导管输送到更细的小血管中,应用场景就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又如,借助OCT技术,可以帮助判断FD在血管中的真实情况,以便在术中作出及时调整。据悉,生物可降解的FD也在研发之中,如果投入应用,可以让患者减少手术材料带来的异物反应。

本次研讨会共设有六场专题讨论,采用专家讲课+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并且别出心裁地把讨论嘉宾分为意见相左的两组,以便展开充分研讨。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拉帕萨医学院的专家,也分别用视频形式,分享了他们的临床研究及治疗经验。

分享:

本文地址://www.styjt.com/kuaixun/2024-03-25/67058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