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之用及历史沿革

  • 2021-08-20 14:16:13 中医中药网
  • 小关
  • 品牌

  药酒在中国由来已久,酒与药的结合是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创举。古时“酒”写作“酉”,《说文解字》解释:“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耐酒”。“就”意为“成熟”,“黍成”就可做酒(酉)。药酒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及悠长的使用历史,是中医药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

  酒作药来药需酒

  酒是一味中药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酒为水谷之气,味辛、甘,性热,入心、肝经,有畅通血脉、活血祛瘀、祛风散寒、消冷积、祛胃寒、养脾气、厚肠胃、促消化、润皮肤的功效。

  酒可用作“药引” 酒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矫味矫臭的效果。如用酒炮制的黄芩、黄连、黄柏等可引药入上焦,起到清上焦肺热、头目之火和四肢肤表之湿热的作用。

  酒在中药炮制中有重要作用 酒浸是中药材软化方法之一,系取净制或切制的药物置适宜容器内,加入多量的酒,浸泡或浸渍药物一定时间,使其得以充分吸收的炮制方法。酒浸常与酒润相结合,使药材得以充分软化;也可与酒闷相结合,使酒得以渗入药材组织内部,又不至于大量的酒致使药材有效成分溶出流失。酒味芳香醇厚,还可用于矫正五灵脂等中药的特殊气味,方便临床服用。

  秦汉开创药酒治病先河

  秦汉之际,《黄帝内经》记载的13首药方中有治疗臌胀的鸡矢醴和治疗尸厥的左角发酒,《素问·汤液醪醴论》篇讲了醪醴与防病治病的关系,《素问·血气形态》篇中还具体记载有“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醪药”,认为经络运行不畅时宜用药酒治疗。现存最早的方书——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以方药与酒结合治病的药酒方多达40余首,且用酒种类各异,方法多样,十分考究,开创了酒与药结合治病的先例。

  至汉代,随着中药方剂的发展,药酒逐渐成为中药方剂中的组成部分。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用酒的方剂也颇多,除有红蓝花酒方、麻黄醇酒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外,尚有很多方药均是以酒煎煮,或以酒和水混煎,借酒以加强药效。可见时至汉代,药酒和将酒用于医疗方面已非常丰富和普遍,故班固在《前汉书·食货志》中称酒为“百药之长”。

  魏晋唐完善药酒制法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药酒的酿造方法,特别是对浸药专用酒的制作,从曲的选择到酿造步骤均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在卷七还总结性论述了当时的制曲酿酒技术、经验及原理。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则记有桃仁酒、猪胰酒、金牙酒、海藻酒等治病药酒。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提出“酒可行药势”,尤其是对药酒的浸制方法论述较详,提出“凡渍药酒,皆经细切,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防寒暑数日,视其浓烈,便可派出,不必待至酒尽也。滓可暴燥微捣,更渍饮之,亦可散服”,并指出71种药物(包括矿物药9种、植物药35种和动物药27种)不宜浸酒。这一时期对药酒的制法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唐代孙思邈论著中记载的众多方药中,药酒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内、外、妇、五官诸科。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七“酒醴”,卷十二“风虚杂衬酒煎”中涉及疾病有妇人、风毒脚气、诸风、伤寒等,《千金翼方》中涉及疾病有中风、伤寒、痔漏等。王焘的《外台秘要》卷三十一“古今诸家酒方”一节中共收载了虎骨酒等药酒11方,其中9方为加药酿制法,对酿造的工艺也记述颇详。

  宋元明清扩大应用范围

  宋元时期的药酒有了很大发展,药酒的种类和应用范围均有了明显的扩大。仅《太平圣惠方》中就设有药酒专节达6篇之多,连同《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书中有药酒方数百种,运用药酒治病的范围也已涉及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等多种疾病,对于药酒功效也有了明确认识。这一时期药酒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于补益强身的养生保健药酒渐多,有些药酒不但具有治病养生的特点,而且口味纯正,成了宫廷御酒。北宋陈直《养老奉亲书》和元代勿思慧《饮膳正要》等书中也收载了许多适合老年人服用的养生保健药酒。

  明代的医药学家在整理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又创制出许多新的药酒方。明代医学如《本草纲目》等收录了大量药酒配方,如女贞皮酒、天门冬酒、地黄酒、当归酒等,还有洗、熏、浴等酒的外治法。《普济方》通卷收录的药酒配方达300余首。此外,明代吴昆的《医方考》载药酒7种,吴基的《扶寿精方》载药酒9种,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两书载药酒近40种。明代的民间作坊已有药酒出售,如薏仁酒、羊羔酒等,老百姓自饮自酿的酒中也有不少药酒,如端午节的菖蒲酒、中秋节的桂花酒、重阳节的菊花酒等。

  至清代,药酒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又创造出许多新的药酒配方,药酒的种类大为增加,“露酒”即为其中一例,如玫瑰露、茵陈露、苹果露等。当时,果酒也深受人们喜爱,如山楂酒,酒味甘淡,不醉人,而且具有消食积的功效;又如桑葚酒,能够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利关节、乌须发。

  清代的药酒除了用于治病外,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于养生保健较为盛行,补肾壮阳作用极其强大,尤其是宫廷补益药酒空前兴旺发达。清朝宫廷药酒分为贡酒和宫廷酿酒。雍正元年,北京同仁堂开始向清廷供奉药酒,而如今的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正是当年御用药酒供奉者的传承者。

  与此同时,宫廷的御制酒中也多药酒,如夜合枝酒所用的药物有夜合枝、柏枝、槐枝、桑枝、石榴枝、糯米、黑豆和细曲等,可治中风挛缩之症。夜合枝酒、龟龄酒、松陵太平春酒、椿龄益寿酒等补益延年药酒备受乾隆皇帝喜爱。其中,龟龄酒属于补肾助阳的上等药酒,椿龄益寿酒具有舒筋活血、润肠通便、清热止血的功效。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则偏爱具有除风祛湿、化食止渴、疏通血脉、强筋壮骨的如意长生酒。

分享:

本文地址://www.styjt.com/pinpai/2021-08-20/52485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半岛平台官网入口网站下载
7*24小时半岛电子下载入口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