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公益性定位,坚持中医药“三名”战略,打造中医资源“驾驶舱”可不只有这些
- 2021-09-28 13:51:52 百家号
- 政策
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徐尤佳
7月,率先与市区十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双循环”合作协议;
8月,挂牌成立杭州市中医院淳安分院,六个名中医工作室在当地“安家”;
9月,新开中医综合治疗区,集纳全院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患者……
为了让中医中药更贴近百姓,今年围绕“健康杭州”和“中医药强市”目标,杭州市中医院连续打出“组合拳”。
在今年公布的全国2019年度三级公立中医院“国考”中,杭州市中医院获全国第12名、全省第1名,等级A+的成绩。院党委书记李艳娟在2020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医疗机构代表进行经验介绍。
一家地市级医院,如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中医医疗机构的“领头雁”?
“树立公益性定位,坚持名院、名科、名医的中医药‘三名’战略,培育和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学科。通过外引和内育双管齐下的方式,促进人才积累及提升。”李艳娟说,医院坚持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作为一项重要使命,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打造中医资源“驾驶舱”,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有温度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点击看视频
既“造血”又“输血”把中医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
强化中医药服务龙头牵引,构筑骨干支撑,推进中医药服务网络覆盖,是我省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的首条实施意见。
“章教授,今天我真是太开心了,真是做梦都没想过,你会到我们家门口。”9月4日,市中医院淳安分院挂牌,在淳安县中医院的一间诊室里,张女士激动握住省级名中医、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妇科章勤教授的手,“现在我去看病,终于不用跑远路了!”
家住淳安的张女士今年38岁,高龄产子身体虚弱,一直想找章勤开方调理。听说心血管病科祝光礼名中医工作室、肾病科朱彩凤名中医工作室、中妇科章勤名中医工作室、推拿科罗华送名中医工作室、针灸康复科包烨华名中医工作室、骨伤科潘浩名中医工作室六个名中医工作室相继落户淳安,现场还有大型义诊,她清早五点就赶来排队了。
这一天,淳安县的病友们围着名医们咨询,让原定半天的诊疗,延长到了下午一点多。
“与淳安县中医院‘联姻’,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联体建设,目的是帮助弥补基层中医医疗资源短板。”市中医院副院长诸靖宇说,今后,市中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临床一线专家将长期驻点淳安,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好看病”和“看好病”。
解决基层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既要“造血”,也要“输血”。
为了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杭州模式”,市中医院开始探索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的高效整合。今年7月,市中医院与丁兰、笕桥、天水武林、米市巷、拱宸桥、石桥、文晖、灵隐、翠苑、转塘共十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城市医疗资源“双循环”合作协议,成为首家与多个城区、多个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医务人员与患者双向流动与循环的市属医院。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市中医院丁桥院区党委书记林胜友说,结合社区需求,下派专家定期坐诊,接受人员进修,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才能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循环,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
新开“一站式”中医综合治疗区
培育中医药特色强化“治未病”优势
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和治未病的特色优势,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是提升中医药服务效能的特色“金名片”。
细心的患者发现,市中医院3号楼最近挂上了“杭州市中医院医疗技术中心”牌子,9月1日,一楼新开一片中医综合治疗区,内有13张床位,环境古朴清幽。
“今年,国家成立中医诊疗技术中心,要求全国各家中医院成立中医日间诊疗中心,我们走在了前头。”这几天,门诊办公室副护士长邵雪英忙着接待中医理疗患者,“原先,做雾化、刮痧、热敷、拔罐、艾灸等无创中医理疗,分散在门诊各个科室,私密性不好,患者也不方便。现在专门辟出一层楼,安排了3名中医专科护士集中服务患者。目前主要开展内科疾病的痛症理疗,服务项目都可以进医保。”
开张至今,这个特色中医综合治疗区受到了患者的点赞好评,基本都是颈肩腰腿痛患者,还有失眠、更年期不适等亚健康患者。邵雪英说,治疗区还专门开辟独立诊室,为哺乳期妈妈疏通乳腺。现场,几位完成肩颈腰痛中医理疗的患者连说:“真方便,回去让家人也来体验体验。”
培育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作用,在关键节点显成效。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市中医院配出近10万贴中药协定方驰援武汉,病情好转率达98.28%,贡献治疗新冠肺炎的中医药“杭州方案”,充分体现“中医速度”和“中医疗效”。今年8月,为加强新一轮疫情防控,市中医院“更新换代”中医药防疫方,加减配伍,研制出抗病毒3号协定方“暑湿颗粒剂”,一周时间就配出1000多帖。防疫茶饮方、中药防疫香囊等新品,也受到市民热捧。
提升中医药疗效,离不开名老中医的“百医百方”与科研创新。市中医院现有国家、省、市各级名中医62人,肾病科、中医妇科被列入杭州市医学高峰学科。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首届全国名中医王永钧教授完成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研究,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医何氏妇科,今年联合长三角地区27个妇科流派牵头成立联盟,共享医案,共商发展,着力提升基层社区中妇科服务能力。
86岁的他带出了一支“王牌”队伍
实践中“师承”推动中医队伍枝繁叶茂
院校中医教育西化、中医思维薄弱、中医技能缺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中医的传承困境。在市中医院,以王永钧为代表的名老中医,格外注重在临床实践中“师带徒”。
“年轻时,我得过肾病,因为一位西湖船工给的偏方,我在肾病治愈后辞职学医。”王永钧将毕生所学奉献给中医事业,治好了许多患者。如今86岁高龄,他每周仍固定时间坐诊市中医院武林与丁桥院区,其余时间在工作室整理临床经验、著书立说、研究学术,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肾病患者把脉开方,为临床带教学生出力。
王永钧在为患者开药方
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王永钧培育人才无数。“王老曾担任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导和博导,先后培养出4位国家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指导老师,4位浙江省名中医,12位杭州市名中医,他们中的多数已成为中医骨干力量。”李艳娟说,王永钧既是一名工匠,又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这两年,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支医术精湛的“王家军”中医人才队伍声名鹊起。
他的学生、省级名中医朱彩凤教授这样评价:“王老的日历本上永远没有‘星期天’,他的作息时间表上难有‘上下班’之分。”跟师王永钧,在35年的临床实践中,朱彩凤整理、总结、继承和创新王老的肾病学术思想,参与制定慢性肾脏病中医临床诊疗路径,将“祛风除湿法”放在治疗肾脏病的重要地位,研究证实了风湿扰肾是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筛查、探索质优效佳的祛风除湿中药。
今年8月中国医师节前夕,市中医院荣获首届浙江省“十佳医院”称号,王永钧获浙江省“医师终身成就奖”,朱彩凤获浙江省“仁心仁术奖”。
何嘉琳在为患者把脉
市中医院另一个鼎鼎大名的 “何氏妇科”,至今已传承到第五代,成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意大利、泰国、香港等地设立工作站,为中医药海外传播贡献“杭州力量”。此外,市中医院还建立俞尚德、杨少山、周锦、傅萍、祝光礼、邬成霖、张永华等一批国家、省、市各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选拔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骨干人才组成传承队伍,传承与创新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如今,一批批中青年医师已逐渐成长为医院的业务骨干。
医院现有博导、硕导60余名,博士、硕士651名,中层干部党员比例69.5%,通过外引与内育双管齐下,促进骨干人才量的积累及质的提升。今年,市中医院还将引进多位国医大师定期入院坐诊、带教,推动中医队伍枝繁叶茂。
编辑 杨俏颖
本文地址://www.styjt.com/zhengce/2021-09-28/53096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善于“伪装”的脑膜瘤如何察觉?这些早期体育bd 要警惕2021-12-29 10:03:03
- 英研究称,Omicron感染住院风险较Delta低70%2021-12-29 09:57:14
- 美国FDA批准诺华全球首创siRNA降血脂新药上市2021-12-29 09:51:17
- 葵花药业拟引进两款儿童罕见病用药2021-12-29 09:51:04
- 广药集团建成澳门首个GMP标准中成药厂2021-12-29 09:50:49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